电容器的寿命
贝能电气***销售智能集成电力电容器,以下信息由贝能电气为您提供。
对于电容器使用寿命多长这个问题,比较难以回答。因为在不同的工况,比如说谐波含量高或者低,本来应该选择抗谐波产品时,实际选择了普通产品;那么寿命肯定会短,甚至会发生一些意外的故障。如果说根据实际的运行来说,我们的产品已经做了十年,在实际***过程中有一些返修吧,然后5、6年前的产品回来,电容器好的也有,也有两年左右的有一定的衰减。比如说衰减百分之5或者百分之10。由于线路串入了电容器的补偿电抗xc,线路的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减少,相应地提高了线路的输送容量。
相对于普通电容器来说,智能电容器的产品肯定会寿命更长,然后一方面就是我前面说了,我们的来料检验和产品非常严格;那么第二个原因是智能电容器的无涌流投切;第三个原因是智能电容器的自我保护;但是这种传统补偿柜在应用的时候,就有以下不便因素:1、电容补偿的状态我们无法得知,没有诊断监测功能。它因为有温度保护,温度达到一定值的时候就进行自动保护,让它冷却,这样的话就会大大延长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浅晰低压智能电容器的作用
由于交流电力系统需要电源提供两部分能量,一部分用于做功而被消耗掉,这部分能量被转换成机械能、光能、热能、和化学能,这部分能量被称为有功功率。另一部分能量主要用在变压器、电机等电力输送、用电设备工作时建立交变磁场,这部分我们称之为无功功率。那么,为了能很大效率的利用电能,就需要将尽可能多的电能转化为有功功率。另外一个方面,是出于补偿效果,如果说都是大的,那成本是低了,但是在负荷量比较小的时候,或者是补偿精度比较要求高的时候,就不好用,所以说必须配置一些小容量的。
通常电力系统中存在电动机、变压器等大量***无功负荷,而这些***无功负荷需要吸收大量无功功率来建立感应磁场,从而消耗了大量的电能转化为无功功率,使得功率因数下降,线路损耗增加,电压质量下降,设备利用率低。因而,为了尽可能的消除系统内***无功功率产生的无用损耗,而达到有功功率很大限度出力的效果,必须进行无功补偿。无功补偿可以提高功率因数,是一项***少,收效快的降损节能措施,而低压智能电容器就是能够弥补这种缺陷,进行无功补偿的装置,使用低压智能电容器能够有效的增加功率因数,并减少线路损耗,增加电压质量,从而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可实时显示电网功率因数、电压、电流、有功/无功功率、电压总谐波畸变率、电容器投切状态,从而实现了配电的智能化综合管理。
电力电容器的运行
(1)电容器的安全运行
电容器应在额定电压下运行。如暂时不可能,可允许在超过额定电压5%的范围内运行;当超过额定电压1.1倍时,只允许短期运行。但长时间出线过电压情况时,应设法消除。
电容器应维持在三相平衡的额定电流下进行工作。如暂时不可能,不允许在超过1.3倍额定电流下长期工作,以确保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装置电容器组地点的环境温度不得超过40℃,24h内平均温度不得超过30℃,一年内平均温度不得超过20℃。电容器外壳温度不宜超过60℃。如发现存在上述现象时,应采用人工冷却,必要时将电容器组与网路断开。
(2)电容器相关参数的监控
1)温度的监视。无厂家规定时,电容器的温度一般应为-40℃~40℃,在电容器外壳粘贴示温蜡片。运行中电容器温度异常升高的原因包括:运行电压过高(介损大);谐波的影响(容抗小电流大);合闸涌流(频繁投切);散热条件恶化。
2)电压的监视。应在额定电压下运行,亦允许在1.05倍额定电压运行,在1.1倍额定电压运行不超过4小时。
3)电流的监视。应在额定电流下运行,亦允许在1.3倍额定电流下运行,电容器组三相电流的差别不应超过±5%。
(3)电容器的投入退出
当功率因数低于0.85,电压偏低时应投入;当功率因数趋近于1且有超前趋势,电压偏高时应退出。
发生下列故障之一时,应紧急退出:①连接点严重过热甚至熔化;②瓷套管闪络放电;③外壳膨胀变形;④电容器组或放电装置声音异常;⑤电容器冒烟、起火。
电力电容器组在接通前应用兆欧表检查放电网络。接通和断开电容器组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1)当汇流排(母线)上的电压超过1.1倍额定电压很大允许值时,禁止将电容器组接入电网。
2)在电容器组自电网断开后1分钟内不得重新接入,但自动重复接入情况除外。
3)在接通和断开电容器组时,要选用不能产生***过电压的断路器,并且断路器的额定电流不应低于1.3倍电容器组的额定电流。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