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实验技术原理
电泳实验的技术原理
以下内容由北京龙方科技有限公司为您提供,希望对同行业的朋友有所帮助。
电泳是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因此,每个核苷酸携带一个净负电荷,即,一个核酸分子的总电荷与核苷酸的总数或它的质量成正比。在一定pH条件下,每一种分子都具有特定的电荷(种类和数量)、大小和形状,在一定时间内它们在相同电场中泳动速度不同,各自集中到特定的位置上而形成紧密的泳动带。这就是带电粒子可以用电泳技术进行分离、分析和鉴定的基本原理。
带电颗粒在电场中泳动的速度称迁移率或泳动度。
电泳时,带电颗粒(球形)在介质中受力平衡匀速运动,则有:
v = F阻/f = FE/f = E·q/f = E·q/(6π·r·η)
v — 泳动度 F阻 — 颗粒所受阻力
E — 电场强度 q — 颗粒所带电荷
r — 颗粒半径 η — 介质黏度
FE — 颗粒所受电场力 f — 摩擦系数
由上式可见:泳动度与球形分子半径、介质粘度、颗粒所带电荷以及电场强度有关。 非球形分子(如线状DNA)在电泳过程中受到更大的阻力,即粒子的泳动度与粒子形状有关。
核酸电泳凝胶的摄影与净化处理
核酸电泳凝胶的摄影与净化处理
1.凝胶摄影
需配置分辨率较高的照相机,照相机固定架,近摄镜和红色滤光镜以及有机玻璃防护面罩。
操作需在暗室进行,将相机固定好,把凝胶放在紫外检测仪上适当位置,调焦,装上红色滤光片,按常规拍照。
亦可使用凝胶自动处理系统,但仪器费用较高。
2.EB溶液的净化处理
由于EB具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对含EB的溶液进行净化处理再行弃置,以避免污染环境和危害***健康。
(1) 对于EB含量大于0.5μg/ml的溶液,可如下处理:
①将EB溶液用水稀释至浓度低于0.5μg/ml;
②加入一倍体积的0.5mol/L KMnO4 ,混匀,再加入等量的25mol/L HCl,混匀,置室温数小时;
③加入一倍体积的2.5mol/L NaOH,混匀并废弃。
(2) EB含量小于0.5μg/ml的溶液可如下处理:
① 按1mg/ml的量加入活性炭,不时轻摇混匀,室温放置1小时;
② 用滤纸过滤并将活性碳与滤纸密封后丢弃。
LF-31DS型 水平琼脂糖电泳槽
以下信息由北京龙方科技为您呈现! 龙方电泳 伴您成功!
技术参数:
电极铂金丝直径为0.26mm,纯度为99.95%,电场强大、稳定;
凝胶板规格(L×W):60×60mm;120×60mm(宽胶);
60×120mm(长胶);120×120mm;
样品梳:11 25齿(1.0mm厚);6 13齿,8 18齿(1.5mm厚);
2 3齿(2.0mm厚) ;
缓冲液总容量:约650ml
产品用途:适用于分离、制备DNA、RNA。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