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单板机市场
与大板相似,'小板'(1983年Ampro)使用Z80 CPU,目标在于CP/M操作系统。但是它的尺寸小得多,匹配软盘驱动器(5.75 x 8.0)的脚本打印。由于它独特的紧密结合、简单、可靠和低成本,小板适用于商业磁盘操作系统简单地直接嵌入非他们的计算机的设备中。
因此就产生了嵌入式单板机市场,它现在已经挤满了成百上千的单板机制造商,针对不同的嵌入式和专门计算应用生产成千上万的不同单板机产品。
起初,每个单板机产品都是完全独特的--包括结构和形态上。这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嵌入式系统需求的内在差异,结合了各种处理器和可获得的外设控制器。此外,没有标准来影响单板机开发者的功能选择和机械规格。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单板电脑的知识,欢迎拨打图片上的***联系我们。
单板机发展历程
在80年代早期,集成电路(IC)技术的出现,极大的缩小了计算机的体积,使其向微型化方向发展,以前占用整个电路板的功能可以被集成到单个"大比例集成"(LSI)逻辑芯片中。CPU、内存、存储器和串行/并行端口的LSI芯片现在可在单板上实际执行整个微型计算机系统--没有底板。基于Z80的"大板"(1980年)或许是头一个这样的单板机(SBC),能够运行商业磁盘操作系统(CP/M)。
想了解更多关于单板电脑的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本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