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纸板翻转机,包括:
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翻纸机构,所述翻纸机构包括托纸架和配重块,所述托纸架与由动力装置驱动的摆轴固定连接,所述托纸架包括两层叉形托板,每层所述叉形托板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叉齿,两层所述叉形托板之间具有容纳所述纸板的空间;所述配重块与所述托纸架或所述摆轴固定连接,所述配重块与所述托纸架分别设置在所述摆轴的两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板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纸板翻转机还包括输送带装置,所述输送带装置具有多条并排设置的输送带,所述叉形托板的每一个所述叉齿位于相邻的两条所述输送带之间的空档中。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板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纸板翻转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收纸单元,所述收纸单元位于所述翻纸机构的上游侧,所述收纸单元包括规纸机构和位于所述规纸机构下方的闸板机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板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机构包括由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的链条和环绕在一组托辊上的皮带,所述托辊与所述链条的销轴转动连接,所述链条约束于轨道槽内。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板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规纸机构包括:前挡板、左规纸机构、右规纸机构和后规纸机构,所述前挡板、所述左规纸机构和所述右规纸机构安装于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行程调节机构,所述后规纸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
3.3 控制流程
为了实现车轮的全自动下线,结合现有的物流技术,托盘交换机批发,将组装完的车轮通过输送设备,如链条输送机,辊道输送机,可伸缩货叉等,输送至翻转机内,在车轮进入翻转机内的托盘前,通过翻转机的提升机构,将托盘提升至设定的高度,如图 3,以实现车轮自动被输送至托盘内,待车轮码垛完成后,提升机构将托盘提升设定的高度,如图 4,以此循环操作,实现货物的码垛,待码垛工作完成后,如图 5,托盘交换机定制,翻转机构开始工作,将托盘翻转 90°至所需状态,如图 6,通过后续输送设备实现货物下线,从而实现货物的码垛下线。
4 结束语
随着智能设备迅猛发展,翻转机和码垛技术也在突飞猛进。目前码垛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普遍应用。但在应用中也不断发现,托盘交换机功能,有些需要翻转的、不方便抓取的或者重量较重的货物不适合通过码垛设备直接翻转码垛,而是需要先通过翻转设备翻转,再通过码垛设备码垛,相比较而言,本文设计的翻转机把翻转功能和码垛功能很好的结合起来,以机车行业的车轮码垛下线为例,不仅提高了车轮的码垛效率,而且保证了车轮在托盘中码垛的一致性,保障了产品质量。
(1)模 具前 行 。启 动 电 机后 给 电磁 铁 YV11上 电 ,模具前行 。前行过程 中同步精度超差时将电磁铁 YV11断电 ,假设此 时油缸 2落后 于油缸 1和油缸 3, 则 给电磁铁 YV4和 YV5上 电 ,将 比例减压 阀 L3的压 力调整为值 (接近于零)以使模具轻轻调整到 位 ,这样也可 以防止调整过度 ,同步超差调整完毕后 按原来 的同步前行模式继续行走 。当模具接近前行到 位停止点 ,即当油缸 1、2和 3中前 面 的油 缸 已接近 ***位 置时 (比如相差 10mm),将 YV11停 止 ,采 用 与上 面相 同的办法 调整 3个油缸 的位置 。 (2) 模 具 反 靠 到 位 。给 电 磁 阀 电 磁 铁 YV1、 YV2、YV3、YV4、Yv5、YV6、Yv7、YV8和 YV9 上电 ,直接利用外 围油路 ,使 3个油缸一起向后 ,调 定 比例 减压 阀 I3、L4和 L5的压力 ,实施力 闭环 控 制反靠到位。 (3)模具后 退。给 主换 向阀 电磁 铁 YVIO上 电, 用同步马达先 驱动模具后退 。模具复位过程 中同步精 度超差 时可将 主换 向阀电磁铁 YVIO停止 ,采用 与前 进过程 中同步精度超 差类似 的办法 调整 3个油缸 的位 置 ,然后继续后退 。当模具 接近后 退到位 停止 点时 , 直接利 用外 围油路 ,使 3个油缸一起 向后 ,实施力控 制后退 到位 。 设 备可以根据工 艺要求对 每个 油缸施加 的压力进 行 调 整 ,托盘交换机,由比例减 压 阀 I3、L4和 IJ5及压 力传感 器 WY1、WY2和 WY3构成压力闭环 ,在 结 晶过 程 中可 根据工艺要求随时改变每个 油缸的压力 ,达到 的 结晶效 果。 由于液压缸的缸径及行 程较大 ,使得 液压缸质量及容积较大 ,在减小 同步误差的过程 中 ,为了消除启 动中可能存在的振动、冲击及运动不平稳等现象 ,在 液压缸及两位两通换 向球 阀之 间配 有阻尼孔 ,如 图 3 所示 。 2.2.2 模具 2、4控制说明 模具 2、4没有 后退反 靠到位停 止及 加力工作 过 程 ,其他工作过程 的控制方法与模具 1、3的相 同。 油缸有杆腔 的压力传感器不起控制作用 ,只起监 控及保护作用 。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