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光谱仪的发展经历
第1次记录荧光现象的是16世纪西班牙的医生和植物学家N.Monardes,1575年他提到在含有一种称为“LignumNephriticum”的木头切片的水溶液中,呈现了极为可爱的天蓝色。在17世纪,Boyle(1626—1691)和Newton(1624—1727)等有名科学家再次观察到荧光现象。之后荧光就引起了许多科学家的研究兴趣,荧光分析方法也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生物和化学分析当中。
当然荧光分析方法的发展,与仪器应用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总体来说,荧光光谱仪自问世以来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1)手动式;
(2)自动扫描;
(3)微机化。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台式荧光光谱仪计的知识,欢迎拨打图片上的***联系我们。
光谱仪在工作中的作用
红外光谱仪分为光栅扫与迈克尔逊干涉仪扫描两类。
其中迈克尔逊干涉扫描是目前应用***广泛的,它又被称为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进口能谱仪哪家好,被应用在了染织工业、环境科学、生物学、材料科学、高分子化学、催化、煤结构研究、石油工业、生物***、生***学、药学、无机和配位化学基础研究、半导体材料、日用化工等研究领域。
红外光谱仪是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的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进行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分析的仪器。
据了解,全聚焦型双曲面弯晶是X射线荧光分光和衍射的核心部件,该技术的采用不仅可以大幅提升X射线荧光光谱仪性能,还能将X射线光管出射谱单色化并聚焦于样品测试点。同时,又降低散射线背景,提升元素荧光信号强度,使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灵敏度大幅提升,达到分析微量或痕量样品的能力。
光谱分析是人类借助光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地球上不同的元素及其化合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光谱特征,光谱因此被视为辨别物质的“***”。如果说肉眼光学成像能看到物质的形状、尺寸等信息,光谱分析则能获取物质的成分信息。
要获取更丰富、精细的物质成分信息,除了提升分光系统性能外,还可以改进分光方法、呈现方式等——高光谱遥感就是这样一种思路。中科院遥感地球所高光谱遥感研究室主任张立福介绍说,高光谱遥感的特点是能在可见光到短波红外的光谱区间连续成像,传统的彩色相机只能记录红绿蓝三个通道的影像,且每个通道的带宽很宽,而高光谱成像所记录的通道数量可以达到数百个,且光谱通道很窄,分辨率很高,其光谱探测范围远远超过了人类肉眼的感知范围,能够探测人眼无法看到的大量信息,提高人们对自然和物质的认识。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台式荧光光谱仪的知识,欢迎拨打图片上的***联系我们。
光谱仪的主要功能
以下是朗铎科技为您一起分享的内容,朗铎科技***生产台式荧光光谱仪,欢迎新老客户莅临。
它的基本作用是测量被研究光(所研究物质反射、吸收、散射或受激发的荧光等)的光谱特性,包括波长、强度等谱线特征。因此,光谱仪器应具有以下功能:?
(1)分光:把被研究光按一定波长或波数的发布规律在一定空间内分开。?
(2)感光:将光信号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信号,相应测量出各波长光的强度,得到光能量按波长的发布规律。?
(3)绘谱线图:把分开的光波及其强度按波长或波数的。发布规律记录保存或显示对应光谱图。?
要具备上述功能,进口能谱仪,一般光谱仪器都可分成四部分组成:光源和照明系统,分光系统,探测接收系统和传输存储显示系统。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