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耳枥的外形有哪些特点?
鹅耳枥是属桦木科的落叶乔木,耐荫、耐瘠薄,喜中性土,因此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西北、中南、西南的某些地区并不罕见。硬枝扦插3月中旬进行,采用二年生苗侧枝,剪成15~500px长做插穗,按株行距15×1250px开沟扦插,后覆土,深度以插穗微露出地面即可,覆盖地膜,浇透水,出芽后及时从芽眼处抠破地膜。只是作为鹅耳枥属的一种普陀鹅枥却是“硕果仅存”。它是1930年被我国植物学家钟观光发现,鹅耳枥,1932年由林学家郑万钧正式命名的。
普陀鹅耳枥高约14米,干径60厘米,树冠幅宽约12米。叶卵状椭圆形,基部圆形,边缘有重锯齿,沿叶脉常有长毛。叶柄密生绒毛。春季开花,果序上有多数叶状总苞,果苞长椭圆形或卵形,卵形小坚果,生于部苞基部。
想了解更多关于鹅耳枥的资讯,进口鹅耳枥批发,请持续关注本公司。
粤北鹅耳枥
乔木,高约10米;树皮灰黑色;小枝紫褐色,初时密被***长柔毛。叶厚纸质,椭圆形、矩圆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7-41厘米,宽5-5.5厘米,顶端锐尖或短渐尖, 基部心形,欧洲鹅耳枥大苗,或两侧稍不对称,初时上面沿中脉疏被长柔毛,后光滑,下面沿脉被长柔毛,脉 腋间密生髯毛,边缘具规则或不规则的细密重锯齿,侧脉14-18对;叶柄粗状,长7-12 毫米,欧洲鹅耳枥批发,密被***长柔毛。分布相当广泛,在华北、西北、华中、华东、西南一带都有它们的足迹。小坚果宽卵圆 形,长约4毫米,密被短柔毛,上部具稀疏的长柔毛,疏被褐色树脂腺体
以上就是关于鹅耳枥的内容,本文内容由大方园艺整理。
普陀鹅耳枥
普陀鹅耳枥(学名:Carpinus putoensis)是一种落叶乔木,为我国特有珍稀植物,在保存物种和自然景观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是***一级保护濒危物种。普陀鹅耳枥自然生长情况下仅存一株,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佛顶山慧济寺西侧。在第三纪的地层中,发现大量的鹅耳枥属的叶、果苞、花粉及小坚果的化石,该属为第三纪化石植物区系组成中的重要类群之一。树高13米,主干胸径63.7厘米,侧干32.4厘米,树冠覆盖面积72平方米,被列为***一级***保护植物。
想要了解更多鹅耳枥的相关信息,欢迎拨打图片上的***电话!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