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
基准站网模糊度的确定
网络RTK基准站间模糊度的确定是属于一种长距离静态基线模糊度求解问题。长距离静态基线模糊度解算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要在十几分钟、几分钟甚至一个历元内完成网络RTK基准站网模糊度的解算,RTK代理商,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国内外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得出了很多方法。高星伟(2002)提出了网络RTK基准站的单历元整周模糊度搜索法,其主要思想是不解方程组,而直接利用观测站坐标已知、模糊度为整数和双频整周模糊度之间的线性关系三个条件进行搜索。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快速、简单、实用,并且因为是单历元模糊度搜索,所以不受周跳和电离层突变的影响。单历元整周模糊度搜索法主要分为三步:一是误差消除与计算,主要消除多路径等误差和计算对流层延迟;二是模糊度备选值的选取,在假设双差电离层延迟的前提下,找出该范围内的所有整周模糊度备选值;三是模糊度的确定。
各种控制测量传统的大地测量、工程控制测量采用三角网、导线网方法来施测,不仅费工费时,要求点间RTK 在工程测量的应用通视,而且精度分布不均匀,且在外业不知精度如何,采用常规的GPS静态测量、快速静态、伪动态方法,在外业测设过程中不能实时知道***精度,如果测设完成后,回到内业处理后发现精度不合要求,还必须返测,而采用RTK来进行控制测量,能够实时知道***精度,如果点位精度要求满足了,用户就可以停止观测了,而且知道观测质量如何,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如果把RTK用于公路控制测量、电力线路测量、水利工程控制测量、大地测量、则不仅可以大大减少人力强度、节省费用,而且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测一个控制点在几分钟甚至于几秒钟内就可完成。
RTK
RTK(Real -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实时处理两个测量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将基准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给用户接收机,进行求差解算坐标。这是一种新的常用的******测量方法,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的测量原理和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