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期 成本预算-王雍君
作者:2016/12/30 8:08:24

第6期 成本预算-王雍君

摘要:掌握6个要点,才能做对做好成本预算。

 

与销售一样,成本是利润预算中的关键项目。销售减掉成本得到利润。销售、成本、利润构成利润预算的三个基本要素。成本是费用的具体化——费用分配到特定对象上即构成成本,主要有产品成本、客户成本和作业成本。费用预算有6个要点需要掌握。

 

1.利润预算中的成本项目分为五类:采购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和折旧。折旧必须单列。

 

单列折旧至少有两个好处:便利利润回收期管理(要求计算不包括折旧在内的累积利润)和控制。折旧不能在日常基础上加以控制。只有在***管理和产能管理的意义上,折旧才是“可控制的”。因此,不要把折旧加到制造费用中作为标准成本的要素对待。

 

2.还要将制造费用和销售费用进一步划分为两类:固定费用(FC)和变动费用(VC)。这样做既有助于评估利润预算的合意性,也有助于对FC和VC进行差异化管理:VC必须按业务量(生产和销售量)进行控制,FC并非如此。

 

区分固定成本(FC)和变动成本(VC)有助于评估合意性和成本控制。区分FC和VC还可帮助评估贡献毛利:制造环节、销售环节和总的贡献毛利都可评估。

 

区分FC和VC对于***点、保利点也是必要条件。

 

3.成本项目的预算差异至少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和销售费用的偏差。凡导致利润增加的均为有利差异,减少利润的为不利差异。

 

4.即便为准备利润计划预算,一开始即为每项制造费用作习性分析也是必要的。习性分析指采用回归模型Y=a + bX,将各项制造费用和销售费用分解为FC和VC两部分,VC以标准单位成本(b)与业务量(X)的乘积衡量,得出该期制造费用计划数,即该期“允许的制造费用”。

 

之后的各个控制期末,再以该模型计算得出实际业务量对应的变动制造费用,并加上分派给该控制期的固定制造费用。这是制造费用控制预算编制的要点。销售费用控制预算也是如此。

 

5.与FC不同,VC应依据标准成本和业务量加以控制。生产中心多以设备工时计量业务量,用于分配变动制造费用;销售中心多以销售量计量业务量,用于分配变动销售费用。

 

固定费用——包括固定制造费用和固定销售费用不予分配。生产准备费用和研发费用比较高的企业,也需要将两者分配到产品成本中。其中,研发费用可采用产品成本作为分配标准。

 

6.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企业,生产准备费用较高,应按月或按每个生产批次分配到产品中。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消耗)直接追溯到产品上。折旧费用在机械加工型企业占产品成本的比例很高,应根据设备工时分配到产品上。高,应根据设备工时分配到产品上。

 作者:王雍君     来源:中财讯集团
尊重版权,从我做起!本文为原创内容,由中财讯集团提供,转载时必须注明作者和来源。

 

商户名称:北京中财讯财税筹划技术研究院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