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动视频会议为您解析:多国部队空袭利比亚,卡扎菲会否成为萨达
作者:2011/3/22 3:23:13

 

以下资料由:网动LiveUC视频会议(www.liveuc.net
卡扎菲和萨达姆,曾被视为阿拉伯世界的“革命双雄”,1969年的两场革命造就了他们独特的地位。两人在青年时代均深受埃及革命领导人纳赛尔的影响,他们信奉泛阿拉伯主义,仇视犹太复国主义及其西方支持者,并均具有桀骜不驯的秉性。
  8年前伊拉克战争的结局是,萨达姆作为美国的阶下囚被送上了绞刑架。如今,法美英等多国部队又开始开足火力攻击利比亚,作为北非狂人的卡扎菲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
多国部队空袭利比亚
西方列强打着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旗号,迫不及待地悍然对利比亚政府军、军事基地等进行大规模轰炸,重现了西方对一个主权国家内部事务军事干涉的旧习。这再一次证明了“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论断并没有过时;所谓普世价值不过是妖言惑众,所谓“让世界充满爱”还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西方这次对利比亚的轰炸为什么迫不及待呢?

第一,因为再晚就来不及了。利比亚的局势出乎西方的预见,政府军眼看已经攻入反zf势力的大本营班加西,收复全境指日可待。这是西方国家决不愿意见到的结果。西方最好打算是扶植一个新政权,取代卡扎菲政权;退一步讲也希望利比亚一分为二,扶植一个利比亚东部的新国家,与卡扎菲所在的政权对抗。利用矛盾进行插手历来是西方的拿手好戏。印巴分治是如此,以巴矛盾是如此,中国台海问题是如此,苏丹分裂是如此,在利比亚问题上仍是如此。西方才不在乎利比亚分裂呢,只要便于它们插手和控制就行。因为利比亚东部反叛势力已经公开呼吁西方干预,说明它们有亲西方的打算,西方援助它们也就顺理成章了。

第二,是为了复仇。卡扎菲政权曾经与西方不共戴天。虽然近年有所改变,但卡扎菲政权远不是被西方驯服的政权。这次由于西方支持反叛势力,卡扎菲又回到过去反西方的立场。一旦卡扎菲取胜,这块地方就会成为西方的心病,因此西方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这也是在报旧恨新仇。

第三,为盟友法国萨科齐的鲁莽纾困。萨科齐公开支持利比亚的反叛委员会,导致利比亚与法国断交。这种情况在冷战结束后第一次发生,令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目瞪口呆,并在内部给予批评。但为了表现西方国家的团结一致,为了西方的战略利益,批评归批评,在行动上还是要支持的。这就是西方国家很快在设禁飞区和采取军事行动上取得一致的一个原因。

第四,转移西方经济危机的矛盾。西方国家因全球金融风暴而导致的经济低迷起色不大,西方内部民众抗议示威不断,影响到各国执政者的支持率。日本地震又给西方经济复苏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转移视线,而战争就是转移视线的最有效办法。西方的军事行动不仅会把西方公众对国内问题的注意力转移到利比亚,甚至会转移对日本地震的关切。军事行动不仅会有效转移人们的注意力,还可能是为经济解困的手段。在西方历史上多次发生经济不行就发动战争的情况。两次世界大战都是这样发生的。
西方一方面支持沙特等国出兵巴林,镇压反zf力量,一方面支持利比亚反叛势力对抗政府,这种双重标准也太赤裸裸了。这就充分说明,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导的世界,根本就没有什么公理和正义。从这个意义上讲,西方这样做对人们丢掉对西方的幻想也是好事。
卡扎菲会否成为萨达姆第二?
 卡扎菲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世人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在一些人的眼里,他是“大救星”、“民族英雄”、“革命领袖”;而在另一些人的眼里,他是“狂人”、“疯子”。
  中东问题专家马晓霖认为,多国部队与利比亚双方军事力量差距极大,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多国部队有可能在接下来的军事行动中对卡扎菲或其他重要军事领导人实施“斩首”行动。
  卡扎菲这位饱受争议的中东政治强人正面临上台42年来最严峻的一次考验。回看其充满传奇色彩的几十载,却多少让人心生感慨。
  行踪神秘是卡扎菲给外界的众多独特观感之一。作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卡扎菲的行动常常令人感到难以捉摸,甚至有些“古怪”。也许正因为如此,40多年来他始终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在中东新闻界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中东的新闻一半出自卡扎菲。”
  1989年,他到南斯拉夫出席不结盟运动国家首脑会议时,就住在自己带去的帐篷里。2007年12月,受法国总统萨科齐邀请,卡扎菲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据报道,卡扎菲当时带了400多名随从、一匹骆驼和一顶贝多因人帐篷。入住巴黎的马里格尼宾馆后,卡扎菲把带去的帐篷搭建在宾馆的地面上。
  2009年9月,卡扎菲赴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时,在纽约郊外的一块出租庄园中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过夜。
  卡扎菲善于演说,讲话时从不用讲稿,口若悬河,慷慨激昂,还不时挥舞双手,给人勇气和力量。他能够在集会上对公众滔滔不绝地演讲数小时,讲到激动处便哭起来,最后又几乎声嘶力竭。阿拉伯领袖们有时会嘲笑他年轻幼稚,但又不得不承认他独有的血性方刚。在一次阿拉伯国家高级别会议上,他手持一挺机关枪说要“收拾”当时的约旦国王侯赛因。
  卡扎菲近年最“出名”的演讲要数他在联合国大会发表的长达96分钟的演说。2009年9月23日,首次在联合国亮相的卡扎菲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上发表演讲。卡扎菲在发言中首先向安理会发难,称安理会应该改名为“恐怖理事会”。不过,在发言中,卡扎菲对美国总统奥巴马赞誉有加,称奥巴马是“非洲的儿子”。巧合的是,卡扎菲当天的发言就排在奥巴马之后,但奥巴马在演讲之后就立刻离开会议大厅,避免听到卡扎菲的演讲。
  虽然联大给每个国家领导人的时间是15分钟,但是卡扎菲的演讲却长达1小时36分钟,冗长的演说甚至让口译员都快受不了了,会场里有将近一半的代表都中途离场。据《世界新闻报》
解析卡扎菲家族
大儿子默罕默德是卡扎菲家族最鲜为人知的一个人物。低调、内敛的他是利比亚电信业的掌门人、利比亚邮电总公司主席。
二儿子赛义夫的名气则比哥哥默罕默德要大得多,曾有八卦报道称,美国前国务卿赖斯与赛义夫谈情说爱,两人甚至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三儿子萨阿迪是个彻头彻尾的足球痴,先后效力于意大利佩鲁贾等多支甲级球队,如今担任利比亚足球协会主席,是阿勒利足球俱乐部的名誉主席。
小儿子穆塔西姆是卡扎菲的几个孩子中脾气最暴躁,曾因在瑞士期间被控殴打随从而被瑞士警察挽留
女儿阿伊莎是性格上最像卡扎菲。她长相俊俏,身材惹火,被称为“利比亚第一公主”。2000年,卡扎菲曾派阿伊莎作为自己的特使,赶赴伊拉克与萨达姆密谈。2004年萨达姆受审后,阿伊莎在父亲的支持下,主动请缨去给萨达姆做辩护,一举扬名世界。
以上对比利亚局势的分析和对卡扎菲个人以及儿女的介绍由网动LiveUC视频会议提供。信息来源www.iactive.com.cn (www.liveuc.net)

商户名称:北京讯网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