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心理课上的感悟
作者:全春万欣文化2010/7/4 2:30:35

                  一节心理课上的感悟
   
下午,吴峰的媳妇带着女儿也来了,小女孩叫吴月,九周岁,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她红扑扑的小脸上,一双童真的眼睛像一对探索器,一刻不停的向周围探索着知识、寻找着***。
    开始上课了,李老师对小吴月说:“今天下午我们听你讲,好吗?”小吴月胸有成竹的点点头,我们大家都笑了。“你先把《开心歌》读一遍,然后再给大家领读两遍。”李老师说。听了李老师的话,小吴月很快把《开心歌》快速过目一遍,同时把生字全都记在了随身带的小本子上,并向妈妈请教后都标上了拼音,然后开始有声有色的读了起来。她把刚才记着生字的那页纸放在《开心歌》后面,读到不认识的字,她就赶快看看注音,我看到她本子上记了有十几个生字,可经过这么一记,到读的时候就只有三四个字打壳了。在大家一阵热烈的掌声之后,小吴月又给大家领读了两遍,领读***遍时,还有一个生字,到第二遍时就完全没有生字了。
在自主状态下,孩子的求知欲可谓强矣!其自学能力可谓强矣!
    接下来,李老师让吴月当班长,由她点名让每个人对《开心歌》的内容进行逐句解释,吴月当仁不让。过了一会儿,小姑娘由于站得有点累了,就蹲在了地上,李老师看见了,想了想,什么也没说,就把座位让给了她,自己坐到了别的地方。吴峰对女儿说:“看,李老师把座位让给了你,你就是老师了。”接下来的内容真是太精彩了——吴月意外的充当了老师的角色,她真的像个小老师一样坐在那儿,不慌不忙的指定在场的每一个人,让大家都有机会回答问题。大家回答完,她照李老师事先的指导,给每个人一个积极的评价或肯定,如:“很好”、“非常好”等等。中途她还面带微笑的给大家提出了两点建议。***:在解释句子以前先把里面的生词解释一遍。第二:针对解释的内容,***好举一些例子。但当我解释其中一句话时,暂时想不起合适的例子,她看出了我的为难,就马上说:“不举例子也行。”一下子让我免去了为难,也让现场的气氛更加和谐了。
    通过这节课,我们大家惊奇的看到了一个九周岁的孩子超凡的能力,她的聪明、智慧,她的宽容、善良,她的灵活应变和胆量,都让我们***自叹不如。至此,吴月的表现像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击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在为我们***的下一代骄傲、自豪的同时,我们也惭愧的看到了自己的无知和不足。如果我们***面对学习、工作,面对他人,能有这样的认真、这样的宽容、这样的应变、这样的积极主动,我们何愁事业不成功、家庭不和睦、孩子不成材、人际关系不和谐呢?
    ***后,吴月在纸上记下了她的所思所想:“今天我给爸爸妈妈丢脸了吗?我给大家带来了骄傲、开心还是丢脸、伤心呢?我读的好听吗?大家喜欢我吗?”看,我们的孩子多么上进,多么要强。听,这就是孩子的心声,他们多么期盼***的肯定和欣赏。
    往往,我们真的低估了孩子,用自己很有限的那点儿见识去认识孩子、约束孩子,从不敢放手,更不会将他们放在高处。细究起来,其实这是无能,这是自私。我们亲眼看到,放在班长的位置上,她能做个好班长,放在老师的位置上,她能做个好老师,关键看我们敢不敢放。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别具一格的、不可低估的人才,他们带着自身巨大的潜能来到世界这个大舞台上,为着展现、为着创造、为着自身价值的有所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是伟大的。但他们又是弱小的,面对家长、面对老师、面对世界、面对宇宙,他们又真的是弱小的。他们像破土而出的一株幼芽,需要周围环境,即家长、老师和社会的真心认可、用心欣赏、不断鼓励和有力的扶持。扶持得力,他们个个都是瑰宝,人人都是天才;扶持不得力,他们就在一点一滴的消磨中成为庸才、蠢才,从而平庸一世;如果是按照大人的意思着意雕刻、肆意修砍或无情的扭曲,那就很可能成为仇视社会、与大众为敌的歪才、坏才。
    有个很贴切的比喻说:父母就像牧羊人。这个比喻寓意太深了,我们做父母的,面对孩子,如果真正把心态放到一个牧羊人的位置上,羊要吃哪个草就让它吃哪个草,羊要去哪儿吃就让去哪儿吃,我们只跟在后面看着就行,这就是一个合格的牧羊人了。同理,其实我们老师又何尝不是牧羊人呢?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羊赶到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甚至,我们连赶都不用赶,跟着它们,就一定能够到达水草丰美之地。
    值得注意的是,牧羊人不是把羊放出去,而自己在家睡觉。也不是对羊吆五喝六,它要吃这个草,你偏让它吃那个草。更不是担心、指责、***。
    说我们家长、老师不易,确实不易,我们手里托举的是祖国明天的太阳,是家庭的希望、***的未来。然而我们又是容易的,因为,是太阳一定会升起,是幼芽就会长大,至于长多高多大,目标早在自我心中,路也只在自己脚下。
    就在这节课上,还有一个精彩瞬间,那就是李老师那“处变不惊”的一让。由于那不动***但却蕴含着大爱和万千用心的一让,才有了上述的精彩。如果没有那一让,我们就看不到后来的精彩,换句话说,吴月就没有这样一个表现精彩的机会,甚至会是另外一个完全相反的结果。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意料之外的变化,我们往往会纠正、提醒、指责,而很少想到“处变”而能“巧化解”的主动权就在自己手中,秘诀在于“不惊”。
    这件事给了我太大的触动,我从中看到了用心与不用心的区别,看到了自主与他主的悬殊。
    自主这把真理的钥匙,总在开启奇迹的大门,不断将一个个精彩展现,让多少不可能变为可能,让无数不幸变为幸运。让人生处处理全春,人心个个照美贤。


                                                          吴翠兰
                                                       2010.5.28.


 

李全春 (高级心理咨询师)

13734736042

商户名称:北京全春万欣文化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