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创佳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普通生物滤池除臭工艺
生物滤池是利用需氧微生物对污水或有有机性废水进行生物氧化处理的方法。以淬石、焦炭、矿渣或人工滤衬等作为先填层,然后将污水以点滴状喷洒在上面,并充分供给氧气和营养,此时在滤材表面生成一层凝胶状生物膜(***类、原生动物、藻类、茵类等),当污水沿此膜流下时,污水中的可溶性、胶性和悬浮性物质吸附在生物膜上而被微生物氮化分解。为使生物滤池有效地处理污水:(1)微生物的繁殖,必需有足够的表面积。(2)必需充分供给微生物氧气。(3)污水需具有适于生物处理的水质。生物滤池法有标准滤池法和高速生物滤池法两种方式。生物滤池除臭技术原理:生物滤池除臭处置工艺使空气中的有机成分溶解进入了填料层外表的潮湿润泽生物膜之中被降解。暖和、湿润程度达到限度态的空气进入了生物滤池后不迅速经过滤料床。在此过程中,有机污染物还是直接溶解进入了生物膜还是被滤料显露的外表所吸附。污染物被滤料床固定后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效用下被降解为无害的化合物,例如CO2和水以及一点无机物质的盐类类。保洁空气从生物滤池经过后进入了大气。处置后的空气品质达到GB18918-2002中规定的二级标准。垃圾臭味的产生过程中,蛋白质、氨基酸会因微生物的活动而进行脱羧作用和脱氨作用,这是臭味产生的主要因素。脱羧作用在pH值4~5的条件下产生胺及含硫化合物;在高pH值条件下,氨基酸脱氨生成NH3和挥发性脂肪酸(VFA),pH值越高溶解越多,释放越少;NH3溶于水呈碱性,pH值越低溶解越多,释放越少。好气条件可产生较多的NH3,而H2S产生量较少;厌氧条件下则正相反。水分也是影响臭气产生的因素之一,水分含量大,通气受到影响,发生厌氧酵解,VFA、H2S、NH3及粪臭素等产生量增加,恶臭增强。所以臭气的分子组成主要包括硫化物、氨类、低级脂肪胺、芳烃、羟基化合物、醇类、低级脂肪酸等恶臭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