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0101096/AB
Schroff3820101096/AB时序控制电路一般只有一个起动命令信号,在起动命令的上升沿之后,各输出量的ON/OFF状态根据预定的时间自动发生变化,***后回到初始状态。图1中的电路对输出量的控制是通过对定时器当前值使用区间比较指令(ZCP)来实现的。以图1中的第二条ZCP指令为例,T0的当前值(以0.1s为单位)与常数150和200比较,指令中的M13用来指定目标元件,共占用连续的3个元件(M13~M15)。若T0的当前值小于150,M13为ON;若T0的当前值大于等于150且小于等于200,M14为ON;若T0的当前值大于200,M15为ON。M14在15~20s区间为ON。用接在X0输入端的按钮来控制Y0和Y1,需定时的总时间(20s)远远大于按钮按下的时间,所以用控制M0的起保停电路来记忆起动命令,用M0的常开触点来控制T0的线圈。T0的定时时间到时其常闭触点断开,使M0的线圈断电,T0停止定时。T0的设定值应略大于20s,本例中为20.1s,以保证M14被复位,如果T0的设定值为K200,将出现Y0在20s之后不能被OFF的异常现象。以对Y1的控制为例,Y1在4s~11s之间为ON(高电压),T0是100ms定时器,4s和11s分别对应定时器的当前值40和110,图1中的第3条ZCP指令使目标元件M17在4s~11s之间为ON,所以可以用M17来控制Y1。从Y0的波形可知,Y0在0s~8s和15s~20s两段时间内到ON,可用两条ZCP指令来控制Y1。在0s~8s区间,***条ZCP指令使M11为ON;在15s~20s区间,第二条ZCP指令使M14为ON,所以将M11和M14的常开触点并联后来控制Y1的线圈,就可以得到如图1所示的Y0的波形。正确选择接地点,完善接地系统良好的接地是保证PLC可靠工作的重要条件,可以避免偶然发生的电压冲击危害。接地的目的通常有两个,其一为了安全,其二是为了***干扰。完善的接地系统是PLC控制系统抗电磁干扰的重要措施之一。PLC控制系统的地线包括系统地、屏蔽地、交流地和保护地等。接地系统混乱对PLC系统的干扰主要是各个接地点电位分布不均,不同接地点间存在地电位差,引起地环路电流,影响系统正常工作。例如电缆屏蔽层必须一点接地,如果电缆屏蔽层两端A,B都接地,就存在地电位差,有电流流过屏蔽层,当发生异常状态如雷击时,地线电流将更大。此外,屏蔽层、接地线和大地有可能构成闭合环路,在变化磁场的作用下,屏蔽层内又会出现感应电流,通过屏蔽层与芯线之间的耦合,干扰信号回路。若系统地与其他接地处理混乱,所产生的地环流就可能在地线上产生不等电位分布,影响PLC内逻辑电路和模拟电路的正常工作。PLC工作的逻辑电压干扰容限较低,逻辑地电位的分布干扰容易影响PLC的逻辑运算和数据存储,造成数据混乱、程序跑飞或死机。模拟地电位的分布将导致测量精度下降,引起对信号测控的严重失真和误动作。安全地或电源接地:将电源线接地端和柜体连线接地为安全接地。如电源漏电或柜体带电,可从安全接地导入地下,不会对人造成伤害。系统接地:PLC控制器为了与所控的各个设备同电位而接地,叫系统接地。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Ω,一般需将PLC设备系统地和控制柜内开关电源负端接在一起,作为控制系统地。信号与屏蔽接地:一般要求信号线必须要有惟一的参考地即“单点接地”,屏蔽电缆遇到有可能产生传导干扰的场合,也要在就地或者控制室***接地,防止形成“地环路”。信号源接地时,屏蔽层应在信号侧接地;不接地时,应在PLC侧接地;信号线中间有接头时,屏蔽层应牢固连接并进行绝缘处理,一定要避免多点接地;多个测点信号的屏蔽双绞线与多芯对绞总屏蔽电缆连接时,各屏蔽层应相互连接好,并经绝缘处理,选择适当的接地处单点接点。关于如何让PLC系统远离干扰,以上就是详细介绍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厦门哲讯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业务 QQ: 1982497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