拴马桩石雕,龙九子拴马桩
拴马桩是古代拴马或泛指拴牲口用的石桩,一般竖立在门前,有的还置一上马石,与桩配套使用。门前拴马桩、上马石,其间再站立一匹高头大马,格外耀眼,显示出富贵之气,从而成为家门贵贱、尊卑的标识。有的学者称其为望柱也是有道理的,这同门前置石狮、铜麒麟,阙楼与华表有相同含意。古人认为,门前立拴马桩还有镇宅祈福的作用。在封建传统中,建屋盖房要看风水,以***避祸,祈福子孙后代人丁兴旺,官升爵进。若是辟不了邪气,就要竖一块石敢当碣石或者树一拴马桩***,有的拴马桩上就刻有石敢当泰山石敢当字样。拴马桩的桩首和桩颈所雕刻的图案、文字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桩首雕猴,为封侯加爵吉祥意;桩颈浮雕海水山石,即寿山福海吉祥意。狮子与驯狮胡人桩首令人注目,在对关中地区拴马桩的考察中发现,这两类拴马桩占绝大多数。拴马桩所用石材多是灰青石、黑青石,少数用细砂石。一般大型的通高约300厘米,中型的约260厘米,小型的约230厘米。石桩分四部分:桩头,是石雕的主要部位;桩颈(台座)承托桩头,一般为上圆下方,其上浮雕莲瓣、鹿、马、鸟、兔、云水、博古等图案;桩身,少数刻串枝纹、卷水、云水纹;桩根则埋入地下。桩头圆雕,有表现人物,***和多人物组合形象,也有表现神话故事人物如寿星、刘海、仙翁等。动物形象则有狮、猴、鹰、象、牛、马等。较精彩的是人骑狮。多在石狮子前肢或人臂腕间镂凿穿系缰绳的孔眼,石狮子突出其扭转身躯的动态,骑者则表现为俯身前冲,或驼背卷伏的动态,颇为生动。人物五官及衣饰刻划细致,所持物件如烟斗、如意、琵琶、月琴都很逼真。拴马桩石雕在整体上能综合运用圆雕、浮雕、线刻手法,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其上雕刻,寓意深刻,惟妙惟肖,特别是桩头的动物、人物形象,传达着现在还无法完全解读的文化信息,也因此获得了地上***俑的称号。)
新乐市荣捷顺工艺品销售中心
业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