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行业(煤矿)风险预警与防控系统
一、建设目标按照***安全生产信息化“一盘棋”、“一张网”、“一张图”、“一张表”的总体目标要求,结合各省煤矿特点,建设省级高危行业(煤矿)风险预警与防控系统,实现以下目标:(一)风险研判“智能化”。研究煤矿在自然灾害、企业管理水平、人员构成素质、设备运行状态等方面的致灾因素和指标,建立煤矿安全风险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和智能风险分析模型,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不断积累优化模型知识库,对煤矿风险进行迭代和推理,针对不同特点煤矿构建自适应的煤矿风险预警分析模型,提升煤矿风险模型化自动评估预警的准确性,突出风险点和高风险煤矿,可为煤矿提供风险管控治理建议,为制定***计划提供参考,提升监察***效率和针对性。(二)应用系统“平台化”。基于统一架构、统一标准、统一认证和统一运维体系,建成面向省、市、县各级煤矿安全监管机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及其分局和煤矿企业的多级风险分析预警与防控平台,实现数据采集分析和业务协同管理。(三)数据交互“标准化”。遵照***及煤炭行业相关标准、***安全监管总局《煤矿安全生产在线监测联网备查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和数据采集标准(试行)》、省级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一省一平台)数据交互接口规范等相关要求,实现煤矿数据采集交互标准化及平台信息的有效共享。二、总体框架(一)逻辑架构。省级高危行业(煤矿)风险预警与防控系统由省局平台端和煤矿企业端组成,其逻辑关系如图14所示。图14平台逻辑关系煤矿企业端实现原始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和煤矿风险分析评估预警,并利用专用网络通道或者互联网***等,实现与省局平台端的数据传输共享。省局平台端基于煤矿监察***数据,并结合煤矿基础数据、安全管理数据、监控监测***数据等共享交换数据,构建区域煤矿风险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价体系模型,实现对区域煤矿风险的分析评判,指导监察监管部门精准***。(二)技术架构。省级高危行业(煤矿)风险预警与防控系统在统一体系结构、统一标准规范、统一安全认证以及统一运维基础上,由接入层、传输层、数据层和应用层组成,面向煤矿企业、省级监管监察机构等单位及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其技术架构如图15所示。图15系统技术架构接入层是在煤矿监测监控系统和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基础上,建设煤矿数据联网采集系统,汇集系统建设所需的煤矿基础数据、在线监测监控数据以及安全生产管理数据,为煤矿风险分析预警及全省煤矿区域风险分析与防控提供数据支撑。传输层是在煤矿已有网络、电子政务外网等基础之上,过专用网络通道或者互联网***,实现煤矿数据到省级平台快速有效传输。数据层是将煤矿基本数据、在线监测监控数据、视频数据、安全管理数据等,通过数据分析、清洗与整理,构建煤矿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利用。应用层研究制定煤矿安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与预警模型,建设煤矿安全风险分析与防控系统、省级煤矿安全风险分析与预警系统、煤矿安全风险数据共享接口等模块,分别向煤矿企业、省级监管监察机构等单位及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三)系统部署。各省煤矿风险预警与防控系统由煤矿企业端和省级平台端两部分组成。1.煤矿企业端由各省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统一开发,在有条件的煤矿或煤矿企业集团部署,可利用已有的硬件环境或者根据实际情况配备相应软硬件设备,实现以煤矿为***小单元“点”的预警与防控。2.省级平台端集中部署在省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或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条件成熟的个别地市也可部署。系统部署架构如图16所示。图16系统部署架构在系统网络设计及部署上,煤矿企业端与省级平台端之间,可以选择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专网等不同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省级平台端与***级平台之间通过电子政务外网或专用网络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四)信息安全设计。各省煤矿风险预警与防控系统建设应满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规定的等保三级要求,系统安全应包括应用安全、数据安全、主机安全、网络安全、终端安全等五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