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碳纤维板系统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不同于传统的碳纤维非预应力加固方法,通过预应力施加充分发挥碳纤维材料强度,为一种主动加固技术,增加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的同时能减少结构的挠度变形,并能减少和封闭裂缝。国内外试验、研究资料表明,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构件,加载至钢筋屈服阶段碳纤维强度仅发挥15%左右,而预应力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斯必得预应力碳纤维板系统由预应力碳纤维板、配套碳板粘接剂(碳板胶)、张拉锚固单元三部分组成;其具体应用优势如下:•主动加固,有效提升结构承载能力;•高强度、高弹性模量、耐腐蚀、耐老化;•重量轻,几乎不增加结构自重,无需大型机械配合施工;•碳纤维含量高、材料经过长时间研发、改进,碳板胶触变性优良;三、斯必得预应力碳纤维板系统应用范围•适用于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桥梁加固,提升承载能力,广泛应用于预应力/非预应力桥梁结构;•根据桥梁截面类型和适用于箱型梁、T型梁截面增加预应力加固;•适用于厂房等建筑,大跨度结构梁预应力加固。四、预应力碳纤维板系统组成斯必得预应力碳纤维板张拉锚固单元由碳板固定端锚具、张拉端锚具、固定端支座、张拉端支座、压条、锚栓等组成;张拉施工需使用张拉工装(千斤顶、挡板等)五、碳纤维板技术参数和规格七、规格型号型号:SPD-I规格:本产品厚度为1.2mm,1.4mm,2.0mm,宽度为10cm;3mm厚的宽度为5cm。八、施工流程1)施工放样、验线在梁底板按照设计图纸放样,用钢筋定位仪核定钢筋的位置,并确定碳纤维板和两端锚具的位置。对混凝土基层表面打磨处理,并保证混凝土基层的表面平整度,如平整度不满足<5mm/2m长,则还需对混凝土基层用环氧修补胶进行找平,修补胶技术指标满足《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J22-2008)要求,对混凝土基层表面用吸尘器或鼓风机进行处理,确保粘贴面平整且无粉尘。基层处理时,严禁对结构混凝土进行割槽或割洞处理,以确保对结构损伤最小。放线、基层处理完成后,对碳纤维板安装部位进行隐蔽验收,核验放线是否正确;2)锚栓安装安装碳纤维板张拉单元和夹具单元的位置按照设计图纸要求钻孔种植高强度不锈钢材质锚栓,严禁使用普通碳钢材质。锚栓钻孔直径不得大于16mm,每条预应力碳板使用锚栓数量不多于24根,以确保对结构损伤最小。锚栓达到设计强度后安装夹具单元。3)碳板准备按照设计要求和现场量测的长度,裁剪碳纤维板,同时进行胶粘剂的拌制,在碳纤维板和梁底接触面上涂抹胶粘剂,胶粘剂应呈中间厚两边薄状,平均厚度不小于2mm。4)张拉机具固定安装碳纤维板,并将碳纤维板的端部放入夹具单元中,合上夹具单元并将夹具单元上的固定螺丝拧紧,安装扭矩要求参见《预应力碳纤维板施工指导手册》;锚固板打磨处理,并涂抹约5mm厚胶粘剂;初步固定锚固板,在锚固板上固定张拉单元并放置液压油缸。5)卸载粘贴预应力碳纤维板施工阶段,桥梁暂时封闭,在施工及固化阶段严禁动荷载扰动;6)碳纤维板张拉(1)确保液压油缸中线与碳纤维板中线重合,两端同时放上液压油缸进行张拉。(2)先给碳纤维板施加10%的应力,使碳纤维板绷直。记录张拉端夹具或碳纤维板的初始位置,并再次检查各部件的位置。(3)再以20%和60%应力给碳纤维板施加预应力,每一级之间持荷5分钟。张拉过程中随时检查碳纤维板的伸长值,严格控制张拉速度,要求缓慢、均匀、平稳。(4)当预应力施加到100%即张拉力为96kN时复验碳纤维板张拉伸长值,并持荷5分钟。张拉控制应力为800MPa,控制应变为6‰。张拉结束后将限位固定螺丝固定好,卡紧张拉单元和夹具单元间的位置。之后卸除液压油缸,并将锚固板固定紧。本产品厚度为1.2mm,1.4mm,2.0mm,宽度为10cm;3mm厚的宽度为5cm。)
南京斯必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 QQ: 193398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