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SARAD EQF3200氡 钍测量仪
德国SARADEQF3200便携式测氡仪可同时确定氡/钍和氡/钍子体浓度得出平衡因子,***评估氡/钍状况,该仪器还可外接NAI探头测量Gamma剂量率。德国SARADEQF3200氡/钍测量仪产品简介:德国SARADEQF3200便携式测氡仪可同时确定氡/钍和氡/钍子体浓度得出平衡因子,***评估氡/钍状况,该仪器还可外接NAI探头测量Gamma剂量率。通过EQF3200便携式氡/钍&子体测量仪,用户可以进行***的氡/钍状况评估,包括氡含量以及所期待的剂量。EQF3200便携式氡/钍&子体测量仪同时确定氡/钍气浓度以及氡/钍子体浓度,从而得出平衡因子。仪器内置的氡检测腔室以及外置的子体测量探测器,均使用高品质的半导体***探头,通过独有的Alpha能谱算法,***的实现了单一氡子体的辨识分离。新款的外置探头,可实现徒手快速更换滤膜。仪器***处理器时刻监控内置薄膜泵的工作状态,维持泵流量与预设值恒定,通过加固型微孔滤膜。针对滤膜被击穿堵塞等意外情况,仪器利用内置探头感应滤膜上的持续压差,即时自动识别。内置高压氡测量腔室,经由特殊设计,实现了小腔室体积与高灵敏度的***结合,在钍测量与小采样量时表现更为突出。其他快速氡连续测量法(例如电离室法,闪烁室光电倍增管法)所面临的长效性递增本底Po-210污染,也被完全的剔除,而且不受环境本底影响。独特腔室对于湿度变化完全不敏感,完全无需干燥桶。对于每个***性测量而言,测量置信度是个中心关键点。针对这一目的,EQF3200对每一个测量值,存储其完整的Alpha能谱。由此可以确定每个时间点,其测量的准确无误性。即时的测量值可由大屏幕触摸屏操作显示。所有的测量数据存储于1块2GB的存储卡上,通过USB连线PC进行***读取。支持连接G***-GPRS调制解调器或者ZigBee模块进行远程无线的数据传输与仪器控制。用户还可以选择加装外置***探测器与EQF3200相连,用于确定现场Gamma剂量率。仪器内置更多输入输出端口,用于连接更多用户自定义探测器。德国SARADEQF3200氡/钍测量仪技术参数1.测氡模组探头4x200mm²半导体离子注入式Si探头内置腔室大小整个气体回路空间250ml测量范围0…10MBq/m³灵敏度快速氡3***/(kBq/m³),慢速氡7***/(kBq/m³)响应时间快速氡12分钟,慢速氡120分钟测量/分析快速氡(不含Po-214)以及慢速氡(包含Po-214)钍浓度所有单个周期能谱以及浓度时间曲线子体探头探头400mm²离子注入式半导体探头,Alpha能谱范围0-10MeV滤膜网状加强型滤膜,d=27mm,1μm孔径滤膜击穿,污染预警徒手更换滤膜,无需工具泵薄膜泵流量预设1.65l/min,***大3l/min,流量***可控测量范围0…1MBq/m³(EEC)灵敏度约600***/(kBq/m³)(EEC)响应时间120min测量/分析分别确定氡与钍的EEC与PAEC完全存储每个周期的能谱以及测量值钍的测量值,通过计算Po-212其时间曲线的积分获得,从而在时间分辨率上表现更为优异Gamma-探测器(可选)探头一体化设计***探测器,内置光电倍增管与偏压闪烁晶体2“x2“能量范围10keV–2MeV分辨率9%(Cs-137)测量/分析测量剂量率,2种确定核素的净***性,完全存储每笔数据的能谱以及时间曲线探测器尺寸直径60mm,长度260mm5米长连线(可选102.附加探测器标准配件相对湿度0…100%,***度&plu***n;2%温度-20…40°C,***度&plu***n;0.5°C大气压800…1200mbar,***度0,5%MW流量计0…4l/min,***度&plu***n;5%气体分析(可选)CO,CO2,CH4,可燃性气体,不同测量范围水质分析(可选)pH值,氧化还原电位,导电性等过程监测(可选)压力,压差,流量,流速等气象学相关(可选)风向,风速,等常规测量可同时驱动所有探头,按照各自预设的测量方案进行测量测量时间方案存储16个预设测量时间方案,每个方案***多细分64个步骤(自定义循环次数,或者自动无限循环)单个测量区间可选范围1秒至数周数据存储2GByte闪存卡控制/显示240x128点阵触摸屏数据接口USB,RS232供电部分内置12V充电电池,直流稳压电源可选外接12V汽车电源或者太阳能供电系统尺寸/重量235x140x255mm/6kg软件平台dVISION:仪器控制与数据传输,图形化管理,数据整理dCONFIG:对系统进行设置,新建/修改测量程序方案(亦可通过GPRS,G***,ZigBee-WLAN)扩展功能内置快速接线柱:预留8组模拟量输入,3组计数器输入,2个状态量输入,6组开关量输出,定时器,PID自控单元/模拟量输出)
亿虔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业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