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污水处理设备品牌特惠
价格:7500.00
补充外碳源是在不改变原有工艺池体结构及各功能区顺序的情况下,针对短期内因水质波动引起碳源不足而提出的应急措施。一般供选择的碳源可分为2类:1)***、乙醇、葡萄糖和***钠等有机化合物;2)可替代有机碳源,如厌氧消化污泥上清液、木屑、牲畜或家禽粪便及含高碳源的工业废水等。相对糖类、纤维素等高碳物质而言,因微生物以低分子碳水化合物(如,***、***钠等)为碳源进行合成代谢时所需能量较大,使其更倾向于利用此类碳源进行分解代谢,如反硝化等。任何外碳源的投加都要使系统经历一定的适应期,方可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要解决的矛盾主体选择合适的碳源投加点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节能降耗至关重要。一般在厌氧区投加外碳源不仅能改善系统除磷效果,而且可增强系统的反硝化潜能;但是若反硝化碳源严重不足致使系统TN脱除欠佳时,应优先考虑向缺氧区投加。传统A²/O工艺以牺牲系统的反硝化速率为前提,优先考虑释磷对碳源的需求,而将厌氧区置于工艺前端,缺氧区后置,忽视了释磷本身并非除磷工艺的目的所在。从除磷角度分析可知,倒置A²/O工艺还具有2个优势:“饥饿效应”。PAOs厌氧释磷后直接进入生化效率较高的好氧环境,其在厌氧条件下形成的摄磷驱动力可以得到充分地利用。“群体效应”。允许所有参与回流的污泥经历完整的释磷、摄磷过程。然而有研究者认为,倒置A2/O工艺的布置形式。与分点进水倒置A2/O工艺相比,JHB(亦称A+A2/O工艺)和UCT工艺的设计初衷是通过改变外回流位点以解决***、DO残余干扰释磷。JHB工艺中的氮素的脱除主要发生在污泥反硝化区和缺氧区,且两者的脱除量相当,污泥反硝化区的设置改变了氮素在各功能区的分配比例,使厌氧区能够更好地专注于释磷。)
山东澜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业务 QQ: 3207233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