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Mn5现货直发20Mn5板材20MN5齐全规格
价格:20.00
20Mn5(1.0473)合金结构钢具有中等强度,冷变形时塑性高,低温性能好,与相应含碳量的碳钢相比,其淬透性较高。20Mn5(1.0473)合金结构钢具有中等强度,冷变形时塑性高,低温性能好,与相应含碳量的碳钢相比,其淬透性较高。20Mn5(1.0473)一般用作较小截面的零件,与20Cr钢相当,可作渗碳小齿轮、小轴、钢套、活塞销、柴油机套筒、汽车转向滚轮轴、汽门顶杆等;也可作调质钢用,如冷镦螺栓或较大截面的调质零件。化学成分碳C:0.10~0.22硅Si:0.17~0.37锰Mn:1.10~1.70硫S:允许残余含量≤0.35磷P:允许残余含量≤0.35铬Cr:允许残余含量≤0.30镍Ni:允许残余含量≤0.30铜Cu:允许残余含量≤0.30力学性能抗拉强度σb(MPa):≥785(80)屈服强度σs(MPa):≥590(60)伸长率δ5(%):≥10断面收缩率ψ(%):≥40冲击功Akv(J):≥47冲击韧性值αkv(J/cm2):≥59(6)硬度:≤187HB试样尺寸:试样毛坯尺寸为15mm●热处理规范及金相***:热处理规范:1)淬火850℃,水冷、油冷;回火,200℃,水冷、空冷。2)淬火880℃,水冷、油冷,回火,200℃,水冷、空冷。●交货状态:以热处理(正火、退火或高温回火)或不热处理状态交货,交货状态应在合同中注明。中国情况钢铁业的产量已经连续9年居世界之首,但这***表示中国是钢铁强国。产量的辉煌掩盖不了钢铁业的内在危机,其危机的要害表现在三个问题上。一是能耗大每生产一吨钢所用的矿石、煤炭、电力等资源远远高于发达***,甚至世界平均水平。而且,随着这些年钢铁业发展,一些地方大炼钢铁,单位钢材消耗资源量在递增。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低附加值的长型钢材占了60%以上,而汽车、机床、家电等行业所需的***钢材要大量进口。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钢铁企业规模太小,达不到规模经济所要求的产量水平,也不具备创新能力。所以,钢铁业发展的结果是进口大量矿石,加工成低档钢材之后又大量出口,消耗了宝贵的资源,造成煤电的***紧张,留下了污染,只赚到了微不足道的利润。钢铁业的这种超常规发展不符合中国实现持续增长,建立节约型经济的总方向。所以,7月20日***公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实行钢铁新政,是极为有意义的。其中提出的合理控制生产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品种结构等对中国钢铁业发展都有战略指导意义。三是市场行情积极的财政政策使中国***走出了***危机,但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保增长、控通胀和调结构指导方针下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明显。钢铁行业的原材料居高不下,资金短缺、融资成本高涨,市场平淡,这是***的新局面。随着钢铁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钢铁生产企业间并购整合与***日趋频繁,国内***的钢铁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详见前瞻《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前景与***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的钢铁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钢铁行业中的翘楚!“十一五”以来的近7年时间里,钢铁行业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整体装备水平大幅提高,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11年,***统计钢铁企业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炉生产能力所占比例约65%,3000立方米以上高炉达33座;100吨及以上炼钢转炉生产能力所占比例约63%,大部分企业已配备铁水预处理、钢水二次精炼设施,精炼比达到70%,轧钢系统基本实现全连轧。宝钢、鞍钢、武钢、首钢、马钢、邯钢、太钢、兴澄特钢、东特大连基地等企业新建的大型化装备已达到***水平,工艺配备已实现了现代化、***化、自动化炼钢生产模式。二是品种结构调整取得成效,产品质量明显改善。我国钢铁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大部分品种自给率达到100%,部分钢材产品的实物质量达到或接近欧盟、日本等国外***实物质量水平,国民经济亟需的关键钢材品种开发也取得长足进步。钢铁行业生产的高强建筑用钢板、抗震建筑用高强螺纹钢筋、航天器用合金材料、高性能管线钢、大型水电站用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高速铁路用钢轨等高性能钢铁材料有力支撑了相关领域的发展,保障了四川灾后重建、大型场馆、西气东输、三峡工程、京沪高铁等***重大工程及******项目的顺利实施。三是节能减排成绩突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在***出台的《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等配套政策措施的引导下,钢铁企业持续增加在节能环保领域方面的***,推广应用了余热余压利用、能源管控中心、干法除尘、废水再生利用等一批切实有效的节能环保技术措施。2011年,我国钢铁行业吨钢综合能耗为601.72千克标煤,比2005年降低了92.42千克标煤,降低了13.3%。四是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行业已经基本实现了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连铸、轧钢等各主要工序主体装备的国产化;具备了自主建设和运营世界***水平的千万吨级钢厂的综合能力,鞍钢鲅鱼圈、首钢京唐、宝钢梅钢宽带钢冷连轧机组的自主集成、自主建造,标志着我国钢铁工业自主设计、制造、工程建设和掌握运用新技术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五是钢铁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到2011年,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拥有科技机构230个,科技机构人员总数为45277人,其中博士生868人、硕士生4461人、高学历人员的比重逐年增加。我国钢铁工业已建成***级***实验室16个、工程实验室5个、工程技术中心12个、工程研究中心10个、企业技术中心33个、创新型企业17个。基本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大学、研究院所及下游用户共同参与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开展技术创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