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4.cpooo.com/files/201212/11/p/92/527072_1355189190.jpg)
RICi-E1, RICi-T1 E1或T1 NTU 承载快速以太网
RICi-E1,RICi-T1E1或T1NTU承载快速以太网--------------------------------------------------------------------------------在E1或T1电路上连接快速以太网10/100BaseT用户端口与GFP(ITUG.8040)和HDLC的第三方设备配合使用遵照VLAN优先级(802.1P)及IP优先级的QoS优先队列基于IEEE802.1ag和ITUY.1731*的端到端以太网OAM通过不影响业务的环测实现以太网的OAM在TDM和以太网端口的诊断工具通过SNM、Web服务器或Telnet进行管理加密型Telnet和Web应用程序(SSH,SSL),加密型SNMP-SNMPV3和RADIUSRICi-E1和RICi-T1是网络终结设备(NTU),它们通过E1或T1电路连接快速以太网。RICi-E1和RICi-T1设备支持1条非帧/成帧E1或T1电路以及4个10/100BaseT用户端口。典型应用包括:•以太网专线/LAN业务•网络管理业务中继•内部办公室或企业LAN连接该设备可以与第三方使用标准协议:GFP(ITUG.8040)和HDLC帧结构的设备互连。它们支持VLAN优先权及IP优先级(802.1p),使用户根据应用需求设定不同级别的服务质量(QoS)。VLAN标签、堆栈和剥离选项实现了用户业务的透明传输,保持所有用户VLAN设置的完整。另外,管理业务可以标识为不同的VLAN,从用户业务中完全分离。内置快速以太网桥可以在学习MAC地址过滤本地业务的过滤模式下工作,或在透明模式将接收的任何包发送至另一接口。该设备的工作状态还可以是VLAN感应模式,按照VLAN标识和MAC地址(IVL模式)进行业务交换。以太网OAM是以太网传输进入运营商级技术的基石。基于IEEE802.3ag和ITUY.1731,这些设备支持端到端(路径)OAM,提供端到端故障监视和性能评测。通过以太网OAM,以太网业务供应商可以随时监视他们的业务因而***大程度减少运营成本。端到端OAM性能评测向业务供应商提供监视端到端SLA的必要工具并保证用户收到的SLA被贯彻执行。为防止TDM端口出现误码状态,故障广播功能可在快速以太网端口分化线路的完整性,这就指明了以太网网络在TDM网络的误码状态,两端连接的路由器可以重新路由业务。RADview-Lite提供SNMP故障管理。包括SNMPTraps、状态轮询和基于TFTP的软件以及配置***。远端网元管理通过基于Web的ConfiguRAD或Telnet实现。这些设备可以通过快速以太网用户端口或通过TDM端口进行远端管理。管理业务和用户以太网业务通过相同以太网流进行传输,并分成不同的LAN。管理业务和用户以太网业务通过相同以太网流进行传输,并分成不同的LAN。这样就为用户业务和管理业务提供了完整的分隔,保证彼此业务的安全性。采用DHCP用户服务器自动提供IP地址,IP掩码和缺省网关,节省了宝贵的安装时间。RICi-E1和RICi-T1支持诊断工具用于TDM和以太网间的快速隔离,以节约时间和成本。远端和本地环回隔离物理层的故障,同时在以太网层进行Ping、路径跟踪和ICMP信息实现诊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