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体系ISO 50001—感悟之一
目的目前制定的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主要目的是藉由一些准则与方法的建立,提供***、企业一个必要程序的架构,让***、企业等能有依循的方式,在不影响现有运作下,将自身的能源使用效率,提升到***佳状态,并与***运作之策略和目标密切配合,再辅以PDCA(Plan-Do-Check-Action)的机制,进行***能源运用方式持续性的改善,也藉由能源成本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进而达到永续经营与环境友善的目标。原则此管理体系标准在订定时,有几项主要要求:一、ISO50001须与ISO9001质量管理和ISO14001环境管理等重要标准,有***大限度的兼容性,并遵循PDCA的原则;二、能协助***有效利用现有能源消耗资产;三、提供基准建立、测量、文件化、能源效率改善报告,以及预测减少温室气体影响之指导准则;四、建立与促进能源资源管理上的透明度与沟通;五、促进能源管理***佳方法与加强良好的管理行为;六、提供评估与判定新能源技术导入优先级之辅助工具;七、提供促进整个工业链能源效率提升的架构;八、在温室气体排放计划内,促进能源管理改善。1.一份完整的策略规划针对提升能源效率并持续进行改善,提出测量、管理、文件化的需求。高层管理者应该确保能源管理规划所产生的结果需符合***整体策略规划目标,并对能源管理政策做出定义以及文件化,此政策应与能源使用的本质和用量规模相称,且应与其他管理系统的政策相符。而在制定***策略规划时,能源整合者应提供足够的能源信息给高层管理者。在制定能源政策时,高层管理者应声明并承诺,此政策须符合需求,包括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适用相关***要求以及其他要求。另外也应对能源管理体系做持续性改善的承诺,包括提升能源效率等。而所提出的能源政策,所设定之目标与指标须与***策略计划一致,并且是可公开的。另外,所有相关工作项目应要文件化、并被确实执行与维持,以及让全***成员充分了解。图1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主要组成与细项2.一个跨部门的管理团队此团队须负责监督策略规划是否被确实执行,并代表直接向管理者提出执行状况报告。高层管理者应指派具有适当技能与训练的能源协调者组成团队,成员应来自具有决策选择、采购、能源使用、提供可靠度、废弃处置,以及了解燃料、水、能源等系统对环境冲击影响等功能的代表,这些代表应来自但不限于采购部门、会计部门、工程单位、设计单位、生产单位、维护单位、设施管理单位、环境单位,以及外部服务配合厂商,任何适合者都应囊括进来,并明确赋予责任与职权。3.作法和程序针对能源采购、使用,以及***终处置等各方面,提出明确的作法和程序。在能源采购部份应包含制定能源采购规格与竞标作业、对能源供应商进行评估,以及规范能源采购合约;能源使用部份则应先找出对能源使用会造成显着影响的主要部份,并以此部份为***项目进行新设施的设计和改善,而此部份所囊括的设备、系统和进程也应加以管控。4.项目所执行的项目,应被证实能对能源效率有提升效应,并可持续进行改善。每个项目都应订定目标,并对各个层级进行适当的分析,包括项目实施前的能源分析、项目中能源与非能源效益的分析、使用合适的标准量测和验证规则,对项目成效做确认、维护和存档。5.用能剖析图明列一份用能剖析图,并随时依实际情况做更新,尤其在有新的节能项目实施和运作时,应进行延伸、更新。用能剖析图应包含能源管理体系的主要组成,和相互间连结的描述,以及规范能源系统的范畴。6.主要成效指标需针对各***的独特性,定义出主要成效指标,对执行状况定期***并检查能源管理体系的成效。7.定期报告针对评价与测量结果,定期向管理者提出执行情况报告。管理者应对能源管理体系的成效是否合适、足够,以及有效性,也要定期做审查。而能源整合者,也要确保相关必要信息是否确实且实时的提供给管理者。机制在整个系统运行的管理机制上,主要还是要遵循PDCA管理原则,而且所选定的节能改善项目与技术,也须依循此原则,换句话说,技术与管理需紧密结合,整个系统的运作模式如图2所示。图2能源管理体系运作模式结语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建立,若扩大实施到工商企业、科研机构、大型社区、***门,以及现有的经济实体和中小企业,估计将影响世界各国60%的经济活动,所以一个完善并符合***策略的能源管理体系,在节能成效方面潜力是不容忽视的,甚至比引进一项新节能技术或淘汰旧设备,更具经济效益。(本文作者王釿鋊先生为台湾中技社能源中心主任、许湘琴小姐为中技社能源中心组长))
苏州华菱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业务 QQ: 27124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