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心理咨询师:动作、行为和行动
价格:360.00
所有来学心理学的人,无不抱着同一目的:更深入地认识他人。在前篇里笔者也说过,要认识他人,必须先从观察他们的所作所为入手。下面,笔者就给大家介绍三个入门的概念:动作、行为和行动。动作(action)指人全身或者身体一部分的活动,它们共同特点是必须通过随意肌来实现。所以心跳、胃肠蠕动不算动作,而做一次深呼吸就算一个动作。动作可以细分。比如,“奔跑”是一个动作,奔跑中一抬腿、一摆臂也算一个动作。只不过前者是全身动作,后者是局部动作。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虚无飘渺,不要说观察者不知道,自己也不能做到彻底内省。但一个人的动作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只要有录像,我们便可以记录他的动作。即使没有录像,人的动作必须会在外部世界留下痕迹:我们走过路面,会留下足迹;我们抓住扶手,会留下***。所以,我们又可以看到动作的一个重要性质:它可以完整地被记录。如今在城市社区里,监控录像被普遍使用,人类动作被记录的广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这给我们研究动作提供了更充分的条件。在足球场上,十几台摄影机从不同角度对准一个运动员,那可以说是记录个人动作细节的顶峰。动作不仅仅指“举手投足”这些明显的肢体活动,言语也是一种重要的动作。谈话和书写都是人显露于外,并且影响环境的重要动作。它们必须通过支配喉部和手部的随意肌才能完成。另一种动作虽然有目的,但却是自动化的,不需要意志控制的动作。比如呼吸,当你潜水需要屏气时,你要用意志来控制。但在平时,你并不需要时时提醒自己:呼—吸—呼—吸。行为(behavior)是比动作更***的概念。无目的的动作和自发动作合在一起,叫做行为。其中,无目的动作包括打哈欠,下棋时习惯性地敲桌子,会议中不断调整坐姿,在睡眠中翻身、打鼾等等。这些动作都没有任何目的性。人在出生时有许多先天的条件反射。到了成年只保留了很少几个,其他都被融合到复杂动作中去了。这些保留下来的条件反射都是自发动作,属于行为。比如别人往你的眼睛上吹一口气,你会不自觉地闭眼。这个反射就是行为。行动(move)是更***的概念,它指与具体场合相匹配,构成一定意义,指向一定目标,并且可以通过反馈来调节的动作组合。这个内涵比较复杂,让我们一层层来理解。理解行动的***个要点,是一定动作与一定场合的匹配。请看下面这些例子:A.一个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独白,那是授课行动。如果他在菜市场里旁若无人地讲个不停,可以被诊断为狂躁型***。B.一个人在公共浴室里***身体,走来走去,是正常的洗浴行动。如果他在大街上***身体走来走去,或者可以被视为***,或者是在扰乱社会治安。C.一名观众在电影院里一言不发,是正常的,合乎秩序的观影行动。如果他作为***嫌疑人在预审室里一言不发,是抗拒审讯的行动。如果我们将每一对例子中当事人的活动都录成像,然后删除背景去观察,我们就会看到纯粹的动作。在这个层次上,每一对例子中的两者区别并不大。一旦还原上背景,这些动作的意义立刻有了本质区别。这就是行动的含义———它是动作与场合的匹配。理解行动概念的第二个要点是反馈。反馈***初是个生物学概念,指一个系统中能影响该系统连续活动与生产效率的反应。后来它扩展到通信理论中,指系统输出的一部分变为新的输入回授,以修正该系统随后的输出。***后在系统论中,这个概念被发扬光大,指一个系统通过先前行为的结果来调整后续行为的现象。随着反馈这个概念外延的扩大,它的内涵也变得越来越简单。反馈其实是我们人类行为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比如你在做饭,你会根据菜的变化调整火焰大小。你去玩***,***枪脱了靶,你会根据这个信息调整姿势,重新瞄准。你和别人交谈,发现他生了气,你就会调整自己说话的内容和语气,缓和气氛。在这里,菜的变化、***环数、他人反应都是反馈。在反馈中进行,这是行动区别于行为的本质特点。运动员投入比赛,除了要作出跑、跳、投等动作外,还要观察比赛过程、对手状态,调整后面的动作。教师在讲台上讲课,不仅自己在说话和写板书,还要观察学生的反应,调整这些动作。相反,我们打哈欠、听相声时捧腹大笑、激动得失声痛苦,这些都不受反馈影响。所以它们是行为,不是行动。反过来,如果一个人根据周围人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哭或笑,那么他就是在行动———欺骗他人的行动。一个行动的时空可以连续,也可以不连续,这是我们理解行动概念的第三个要点。我们不会笑到半截停下来工作,过一个小时再接着笑。由于笑这个行为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它在空间上自然也是连续的。我们可以在一间屋子里笑,或者笑着从一间屋子走到另一间屋子。这些空间都是连续的。同理,所有行为在时空上都有连续性。那些小规模的行动,如弹一首曲子、跳一支舞、推铅球掷铁饼,或者低头系紧鞋带,这些行动必须一气呵成,在时空上也是连续的。但规模更大,更为宏观的行动则会出现时空断裂。这才是我们观察他人行动的困难点。例如,某人到***起诉另外一个人,这是一个***行动。从递诉状,到开庭,再到审判,上诉,复审……整个***行动可能为期数月,此人不可能不吃不喝不工作,只做这一件事,这个***行动就是在时间上断裂的行动。再比如,今天你在家里和朋友通了一次电话,约好下周某天晚上去某餐厅聚会。从“定约”到将来那天“赴约”,构成一个约会行动。但这一周内你不可能别的事都不做,只在准备这次约会。这个约会行动无论时间还是空间都是断裂的。这些时空的断裂是行动和行为的又一不同。也是我们观察他人行动的主要困难所在。一个人打喷嚏,这个行为你可以看个满眼。但一位球迷从购票,到周末从家去球场看球,看完再回家,构成一个观赏行动,你不大可能目击这个全过程。一位教师头天晚上在家备课,第二天讲课,构成一个教学行动,在时空上也是分裂的。笔者写这本书前后用了六个月时间,构成一个完整的写作行动。但是在这六个月中,我还做了许多别的事情,这本书稿也分别在不同的地方完成。现在,你是否搞清了“时空断裂”的含义?如果你已经清楚了,那么以后当你站在人群中的时候,你应该意识到,你只是看到了许多人的动作,但并非就知道他正在从事什么行动,因为你没有观察到这个动作的前因后果。比如,那些在大街上经过你窗前的人,你只能看到他们“走路”、“骑车”这些动作,并不知道他们是在上班还是要去购物。你看到同事在你面前匆匆走过,听到老板粗声大气地讲话,你也并不知道与这些动作构成一个行动的其他动作。总之一句话:我们很容易看到别人在做什么,很难真正知道别人在做什么。一位专门研究“身体语言”的学者作了这样的论述:……对身体语言而言,并没有多少正确与错误之分。大多数的成功与失败依赖于像时间、时尚偏好与发展趋势、出席人、讲话人、先前的准确工作以及更加难以捉摸的魅力或吸引力等因素。(参考文献7,第12页)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往往采取另一种做法,就是只看别人一个单独的动作,然后自己去赋予它意义:她多看了我几眼,一定是对我有意思。远处那两个同事在一旁交头接耳,一定是在议论我。老板和我讲话时眉头紧锁,该不是对我有看法吧?……现在,你是否发现,以前你在观察他人时犯了许多错误吧。呵呵,这还是小错误,更大的错误你会在后面的篇章里读到。介绍概念总是比较枯燥的。但这三个概念实在太重要了。它能改变你观察别人的视角,也是下面许多篇章的前奏。所以我不得不花相当的笔墨来解释它们。)
太原市万柏林区圆成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业务 QQ: 69218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