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登蓄电池6-GFM-150/12V150AH免维护蓄电池
价格:1.00
双登蓄电池6-GFM-150/12V150AH免维护蓄电池内阻过大的双登蓄电池需及时更换:内阻过大双登蓄电池使用时间过久或导致活性下降、内阻过大,表明该双登蓄电池需要更换!(1)、随UPS电源使用时间的延长,总有部分双登蓄电池的充放电特性会逐渐变坏,端电压明显下降,这种双登蓄电池的性能不可能再依靠UPS电源内部的充电电路来解决,继续使用会存在隐患,应及时更换。(2)、对于双登蓄电池内阻增大,用正常的充电电压对双登蓄电池进行充电已不能使双登蓄电池***其充电特性的双登蓄电池应及时更换。双登蓄电池的内阻一般在10~30mΩ,如双登蓄电池的内阻超过200mΩ上,将不足以维持UPS的正常运行,对内阻偏大的双登蓄电池必须更换。双登蓄电池销售电话:双登蓄电池1直流法测电池欧姆内阻对于平板式单电极而言,当有阶跃电流i流过时,其电位就会随时间t而变化,当t>5×10-5s时,电位变化η可用下式表示〔1〕:(2)式中Cd表示电极附近双电层电容值,io为交换电流密度,RΩ为电极欧姆内阻,N、R、T、F、n均为常数,其物理意义可参阅文献〔1〕。(2)式等号右边的***项iRΩ表示电极欧姆内阻引起的电位变化,它与时间无关;第2项表示浓差极化随时间的变化;第3项表示因给电极附近的双电层电容充电引起的电位变化,在t→0时其值也→0;第4项则表示电极反应的电化学极化,铅蓄电池的i0较大,则1/i0必然很小。由此可知,当t→0时,η→iRΩ。由此看来,在电池中有阶跃电流I流过时,电位就要发生变化;只要测出t→0时电池电位的变化△V,就可以算出电池的欧姆内阻。试验结果表明〔1~2〕,当电池以恒电流I放电时,测出其在0.5~1ms内电位的变化△V1,则由RΩ=△V1/I即可算出电池的欧姆内阻。用此法测得3Q105汽车电池欧姆内阻1.8mΩ,单格电池为0.6mΩ〔1〕;200Ah的VRLA为0.5mΩ〔2〕。目前在一些部门使用的VRLA电导测试仪,其测试原理与此相似。它将已知频率(大约为10Hz)和幅度的电位加在单元电池的端子上,观察相应的电流输出〔3〕,用此法测取电池的电导(或电阻)。由于其频率较低,信号持续时间较长(100ms),则测得的电阻值中既含有欧姆内阻又含有变化着的浓差极化内阻(此时活化极化内阻忽略了)。2.2交流法测电池内阻在工作〔4〕中介绍了用交流阻抗法测密封铅蓄电池内阻,其交流信号频率变化范围为0.05Hz~10kHz。由于电池阻抗模与频率的对数之间没有严格的线性关系,但在高频区(1kHz~10kHz)却变化较少,于是取此时的阻抗模作为电池内阻,结果得到6V/4Ah密封铅蓄电池内阻为40mΩ。由于电池中的电极是多孔性的,而且又是多片电极紧密并联在一起的,它的交流阻抗等效电路极其复杂,至今尚无法从理论上***地解决,只能根据在平板电极上得到的理论分析结果近似地处理电池中的多孔性电极问题。再者从(1)式可以看出,电池中有恒定电流流过时,其端电位是随时间而变化的,不同的时刻测得的电位变化中包含了不同的成分,因而用本方法测得的电池内阻是随交流信号的频率而变化的。过去也曾用交流阻抗法测电池内阻,但均得不出准确的结果,其主要原因是无法建立准确的等效电路,并且受外来噪声的干扰比较严重。3电池内阻跟荷电态的关系在工作〔2〕中采用直流电压降法对200Ah/2V的密封铅蓄电池欧姆内阻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对浮充状态下工作的电池测试结果表明,在电池失效之前其容量很少变化,欧姆内阻也变化不大;一旦电池容量迅速下降时,其欧姆内阻也同步增大。虽然如此,但仍然得不到电池欧姆内阻跟电池容量(荷电态)之间的严格的数学关系。表1电池荷电态与欧姆内阻的关系荷电态/%1008568欧姆内阻/mΩ0.501.201.93根据文献〔4〕采用交流阻抗法对6V/4Ah密封蓄电池的测试结果,在电池剩余容量高于40%时,电池的内阻(它包含了欧姆内阻和部分浓差极化内阻)几乎是相同的;只是在低于40%时,其内阻才迅速增加。此结果跟文献〔2〕中观察到的相似,即密封铅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池容量高于80%),其内阻改变很小;一旦电池内阻有了显着变化,则电池的寿命也即告终止了。在电池剩余容量与内阻之间没有找到严格的数学关系。4电导法在线测量结果的分析根据以上对单个电池的测量结果,再来观察和分析当前邮电部门使用的电导测试仪对密封铅蓄电池组的测试结果。表2列出了用电导法对2V/300Ah阀控式密封铅蓄电池内阻和电位的测试结果。前2行取自文献〔3〕,后4行取自曹昌胜先生在1998年4月召开的通信电源检测技术会议上发表的***。表2中下排的代表该组电池的电导或电压的平均值;S表示它们的标准差,它代表了该组电池中各单电池电导或电压的离散程度。S越小,则该蓄电池组中各单电池的性能越均匀,反之亦然。S/则代表了相对标准差。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①电池的电导跟电压之间没有对应的关系,②同一组电池的各个电导之间的离散程度远大于电压之间的离散程度,③对同样的2V/300Ah电池,不同作者用不同电导仪测试的结果会相差1倍以上。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看来首先在于目前用电导仪测得的电池“电导”的含义不够明确,它既包含了电池欧姆内阻的影响,又包含了变化着的浓差极化电阻的作用。再者从所测的电导值来看,电池的内阻是在mΩ级,测量过程中接触电阻引入的误差(接近mΩ级)严重干扰了测试结果。因此用电导仪测试密封铅蓄电池内阻时,必须由专人细心操作,尽量减少引入的误差,这样得出的数据才能真正反映电池实际。对照相同情况下电池电压的分布,其离散性则小得多。这是因为电极的电位是电极表面热力学和动力学状态的直接反映,并且在测量过程中引入的误差较电导测量要小,因而电池在充电或放电过程中(不是开路静置时)电位的变化比较更能反映电池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