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圆成心理咨询:儿童攻击性探秘
价格:360.00
凡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只要一提起小R的名字,没有一个不知晓的。他不是因为成绩而是以铁拳闻名全校,他可以无缘无故地去打一个人,且出手快、狠。凡是领教过他拳头的同学无不心存畏惧,看到他尽量躲开。一天放学后,小Z哭哭啼啼地找到我:“老师,小R打我!”我拉过孩子一看:脸上、脖子上、手上全是大大小小的伤痕!“小R呢?”“他回家了。”“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我忍住怒气问。“我不敢,他说我如果告诉老师,明天就往死里打我……”小Z哭得更伤心了。我的心里涌出一股难言的苦涩,像这样的投诉不是一次两次了,才转学来多久,班上的同学有哪一个没挨过他的打?与同学一言不合,就对人家拳打脚踢,并且下手好狠。有时同学根本没有招惹他,他也无缘无故地给人家一巴掌。若没有打同学,就拿文具、课桌椅出气。有一次他自己都忍不住对同学说,他一天不打人手就痒,心就慌。不少家长一再打电话给警告,如果小R不转走,他们的孩子转走!我曾多次教育过他,他每次也答应得好好的,可是没过两天老毛病又***了。正因为老是***成绩又差,在以前读过的六所学校,没有哪一个学校的老师同学喜欢他,他转学时可以说是拱手相送。分析:通过多次家访和家长交谈,我们发现小R形成“***倾向”源于两大原因:1、隔代教育的失误。小R的父母为了生活,在孩子出生没有多久把他放在爷爷奶奶身边,来到深圳打工。作为家里的长孙,又因为那么小就远离父母,爷爷奶奶自然特别疼爱他,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养成了为所欲为的性格,稍有不顺心,就大发脾气,是家中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孩子在外面和别的小朋友闹了意见,老人生怕自己的孙子吃亏,总是鼓励他打别人,并且要打赢。周围的小朋友都被他打怕了再也没有人敢***他。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拳头是保护自己***可靠的***的种子。2、家长教育的失误。小R到了上学的年龄才来到父母身边,由于没有看着孩子长大,家长一点不懂得孩子的心理。孩子的爸爸作为一个个体老板,每天都要操心厂里的事,虽然非常希望孩子在学校表现好,成绩好,但是没有时间管理孩子。望子成龙心切,教育方法又十分落后,一旦与其他同学闹不团结或没考好,根本不给孩子申诉的机会就不分青红皂白把孩子痛打一顿。孩子老是被打,心里怨气冲天却无处倾诉,为了寻找心理平衡,就在学校找同学出气。对策:摸清底细后,我先和小R的爸爸谈话,把孩子在学校的种种表现说给他听。并明确告诉家长,从现在起要坚决废除***教育,并把《未成年人保***》推荐给家长看,让他明白孩子并不是他的私有财产,毒打孩子触犯了***。再说,打孩子只会把孩子推得越来越远,表面上害怕家长,实际上把家长***。俗话说得好,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孩子的***倾向是与家长的***教育分不开的,若继续这样下去,***会伴随他一辈子,那样他的前程就全毁了。听了我们的话后,孩子的爸爸意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已走进了误区,为自己以往对孩子的***教育感到汗颜,表示以后一定对孩子少动手。尽管家长一再表示以后不打孩子了,但我知道要他一下完全改过来是不可能的。于是,我把下一步的工作***放在孩子身上。“打了同学心中是一种什么感受?”我把小R叫到办公室,和颜悦色地问他。他回答说:“畅快!”“如果不打人呢?”“很不舒服。”“你想被你打的那些同学心里是怎么想的吗?”“没想。”“为什么不想?”“懒得想!”回答得好干脆。看来这孩子不但打人打上瘾了,而且非常自私,不给他下一副猛药他是不可能醒悟的。“你爸爸打你时你是怎么想的?”我盯着他的眼睛问。“我好恨他!我现在打不过他,长大后一定要打回他!我要***!”小R在说这番话时小脸涨得通红,几乎是咬牙切齿说的。“你知道吗?同学们被你打时也是你这么想的,他们也想现在打不过你,长大了有力气再***。”他半信半疑地望着我。我假装没看到他的神情,继续说下去:“你会继续打人,你会树敌越来越多,以后不是这个人就是那个人来向你***。你想过吗,那样的日子会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可是我爸爸总是打我!”小R带着哭腔说。“爸爸打你,你就打别人,哪有这样的道理?你爸爸如果不打你,你还打别人吗?”“不打!”“好,男子汉说话要一诺千金,你能做得到吗?”孩子使劲地点了点头。我又一次来到小R家里,把和孩子的谈话告诉了孩子的爸爸,家长又一次深深***撼了,再一次表示以后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教育孩子,善待孩子。然后我们又把孩子叫到一起,孩子的爸爸诚恳地向孩子道歉并保证今后不轻易打他,小R也向父母向我们两位老师保证以后不打同学。为了巩固成果,我在加强与家长联系的同时,一边注意观察小R的动静,一边要班干部与他结对子督促他。我欣喜地发现孩子确实***的次数少了,朋友多了,脸上的笑容浓了。虽然老毛病还是经常***,但他能做到尽量控制自己。看着孩子的进步,家长笑了,我们笑了,孩子自己也笑了。是啊,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何况是可塑性非常强的孩子呢。面对那些身上有着这样那样缺点的“问题”孩子,只要我们舍得发大力气去找出病因,对症下药,以情暖人,我们有理由相信,铁树也能开花。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即使是那些曾经走过弯路的孩子也是。)
太原市万柏林区圆成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业务 QQ: 69218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