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七星公园的景点不一般【桂林大唐国旅】
桂林七星公园的景点不一般【桂林大唐国旅】七星山七峰并峙,宛如北斗七星座;北四峰象斗魁,称普陀山,南三峰象斗柄,称月牙山,多溶洞,***的七星岩就在普陀山腹,岩洞雄奇深邃,洞中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千姿百态、蔚为壮观。小东江经花桥顺月牙山蜿蜒南流,水中青峰桥影相映成趣。花桥在七星公园西面,横跨小东江与灵剑溪会流处。原名嘉熙桥、天柱桥,为石砌5孔,始建于宋。明代作过两次大修,因时值春夏,该处属郊外,山花烂漫,故更名花桥。1949年前,石桥部分桥墩下沉,桥栏崩塌。1965年整修后,桥全长134.66米,由水、旱两段组成。水桥宽6.9米,有4大拱,拱圈倒映水面,状如满月,有“花桥虹影”美誉。旱桥宽5.3米,有7小拱,水桥上建有风雨长廊。于花桥观景,山光水色,幽雅绮丽,让人心旷神怡。然而***引人注目的还是观月,有月看水中映月,无月看桥孔影月。四孔临水,圆月可数,正是“花桥常有月,慧眼数团圆”。华夏之光壁画承蒙***工艺美术学院袁运甫***及袁佐、袁加先生之精心设计和有关部门、各界人士之大力支持,前后历经两年有余方告成。《华夏之光》壁画以艺术和科学的广角,观照伟大的中华民族七千年文明之精华,释古历今,结构长卷,施以天然彩色花岗岩浮雕,拼镶成全长106米,高5米。壁画遵照总体环境艺术的思考,力图以自然景观与人文创意互为融合。七星景区素有园林、文博双杰胜地之美誉,如此公共艺术安得如此佳境可称之谓中国当代之冠。七星岩七星岩古时称栖霞洞,在七星公园内普陀山腹,原来是一段地下河,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由地下河形成的岩洞一般有两种地形,一是“岩洞的侵蚀地形”,如洞内的“银河鹊桥”景点,就是一个巨大的穹形厅堂,宛如天空;二是“岩洞的堆积地形”,由石钟乳、石笋、石柱等次生沉积物组成,具有各种形态,千奇百怪。今依民间习惯称呼,又据岩内明代桂林画家张文熙所题“***洞天”之义,定名为“七星洞天”。骆驼山即驼峰,是地壳运动融蚀后的一块残石,原名酒壶山,因其形状像老式酒壶,山南刻有“壶山”二字。骆驼山末有一江南名士隐居于此,以栽花种桃,著书立说为生,死后,葬于壶山南麓。旧时,朝阳映于壶山桃林,桃花红遍,故有“壶山赤霞”之誉。壶山酷似伏地骆驼,今游人见之,直呼为骆驼,足见形象逼真故可称“骆驼赤霞”。骆驼山也是知名的桂林旅游景点之一。骆驼山南侧是盆景苑,近2000盆的各类盆景俱属珍品,各具神韵,意趣天成。景区内建有鱼池、叠石、平桥、曲廊、水榭、亭台,曲折清幽,如入仙境。栖霞古寺栖霞古寺始建于唐。天宝九年(公元七五零年)高僧鉴真率弟子来桂期间曾到寺参访传法。元至元十七年,道士唐大淳重建,改为全真观。明万历易为寿佛庵。清顺治八年,临济法派浑融和尚驻锡,殚精竭力、募化四方,耗时三十三年,在寿佛庵基础上***栖霞寺,并使之成为西南***一大名刹。***期间,***蹂蹴,主殿废为丘墟。新寺重建承桂林旅游发展总公司鼎立襄助,遵从仪轨,遍访名寺,悉心筹划,于二零零二年九月二十八日落成。逢佛历节日,栖霞寺主持释大岳法师均会主持法会,为进香客人释禅解惑。桂海碑林广西壮族自治区******保护单位。在桂林市区七星公园月牙山瑶光峰南麓,由龙隐洞、龙隐岩两处石刻组成。此处“壁无完石”,碑刻如林。共有石刻220余方,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等。米芾、程节《赠、答诗》,朱唏颜、章岘、方信孺以及明人周进隆、清人谢启昆的题诗,都有较高艺术水平。)
桂林大唐国际旅游有限公司
业务 QQ: 1727079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