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菩萨神像、贴金弥勒佛佛像 笑口弥勒像图片雕塑
价格:3600.00
在我国,弥勒信仰很早就已流行。西秦时就已出现了绘制的弥勒像(甘肃炳灵寺石窟)。五代、宋以前的弥勒像,主要有菩萨形和如来形两大类,分别根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所作。菩萨形的弥勒像主要表现了弥勒菩萨上升兜率天宫为诸天说法的形象。这时的弥勒像是身穿菩萨装,两***叉而坐。或是以左脚下垂,右手扶脸颊的半迦思惟形,表示了弥勒在兜率天宫等待下生的情形。如来形的弥勒佛像表现了弥勒下生***后的形象,与释迦佛像的造型没有多大区别。在中国,大约北魏时渐渐流行对弥勒下生的信仰,同时也开始出现穿上佛装的弥勒佛像。五代以后,民间还有笑口弥勒像。笑口弥勒(大肚弥勒),是一种中国化的弥勒佛,其形象如同一位胖大和尚,袒胸露腹,大腹便便,喜眉乐目,笑口常开,有时还搭一件布口袋。相传这种形象就是根据五代后梁时期一位叫契此的和尚的形象而塑造的。契此又名“长汀子”,长得矮胖,肚子奇大,常用竹杖挑着一个大布袋在闹市中出现,他言语无常,寝卧随处,面带笑容,四处化缘,时人称之为“布袋和尚”。大约在947年,契此来到浙江奉化岳林寺,坐在盘石上说偈曰:“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偈毕即安然***。此事一传开,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布袋和尚”就是弥勒的化身。于是后世佛寺中常以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弥勒佛,并供奉于天王殿正中。“大肚弥勒”一方面冲淡了佛寺的严肃气氛,为游人提供了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的民族性,说明人们还是喜爱土生土长的与自己模样相仿的***。)
邓州市莲花神佛像工艺厂
业务 QQ: 29609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