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ISO14000认证咨询/ISO14001内审员培训
价格:1.00
ISO14000系列标准可以分成几类?ISO14000作为一个多标准组合系统,按标准性质分为三类:***类:基础标准——术语标准。第二类:基本标准——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原理、应用指南。第三类:支持技术类标准(工具),包括: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环境行为评价;生命周期评估。如按标准的功能,可以分为两类:***类:评价***1、环境管理体系;2、环境行为评价;3、环境审核。第二类:评价产品1、生命周期评估;2、环境标志;3、产品标志中的环境指标。三、ISO14000系列标准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戈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大会成立了一个***的***会,即“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该***会承担重新评估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调查任务,历时若干年,在考证大量素材后,于1987年出版了“我们共同未来”的报告,这篇报告***引入了“持续发展”的概念,敦促工业界建立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这份报告一颁布即得到50多个******人的支持,他们联合呼吁召开世界性会议专题讨论和制定行动纲领。从80年代起,美国和西欧一些公司为了响应持续发展的号召,减少污染,提高在公众中的形象以获得商品经营支持,开始建立各自的环境管理方式,这是环境管理体系的雏形。1985年荷兰***提出建立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概念,1988年试行实施,1990年进入环境圆桌会议上专门讨论了环境审核问题。英国也在质量体系标准(BS5750)基础上,制定BS7750环境管理体系。英国的BS7750和欧盟的环境审核实施后,欧洲的许多***纷纷开展认证活动,由第三方予以证明企业的环境绩效。这些实践活动奠定了ISO14000系列标准产生的基础。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和70多个国际***出席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等文件。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谋求可持续发展分得时始了。各国******、科学家和公众认识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改变工业污染控制的战略,从加强环境管理入手,建立污染预防(清洁生产)的新观念。通过企业的“自我决策、自我控制、自我管理”方式,把环境管理融于企业***管理之中。为此国际标准化***(ISO)于1993年6月成立了ISO/TC3207环境管理技术***会,正式开展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制定工作,以规划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所有***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行为,支持***的环境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