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棉研24号
高产、抗病、抗虫杂交棉--鲁棉研24号(国审棉2005004)鲁棉研24号是山东省农科院棉花研究中心选育的抗虫杂交棉新品种。一、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30天左右,单铃重5.7~6.3g,衣分41.5%,子指11.4g。出苗好,苗齐壮,前期发育快,果枝节位较高,下部果枝夹角较小,株型较紧凑,叶片中等大小,皱折明显,叶色深,长势旺而稳健,上桃快,开花结铃集中,铃呈卵圆型,大而均匀,铃壳薄,烂铃轻,吐絮畅而集中,易收摘,霜前花率高,早熟不早衰。综合性状优良,全国区试两年对纤维品质、产量构成、早熟性、抗病性、苗情等5个方面的16个性状进行综合评判,稳居第一位。二、产量表现:在2001年山东省区试预备试验中,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116.8kg和112.2kg,分别比对照美棉33B增产达23.5%和25.1%,居第一位;2002~2003年全国黄河流域区试,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97.5kg和91.0kg,分别比对照豫棉21号增产达18.5%和23.4%,居第一位;在2004年黄河流域抗虫春棉品种生产试验中,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91.5kg和87.5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号增产18.4%和20.2%,居第二位。三、抗虫、抗病性:2002-2003两年全国黄河流域区试抗病性鉴定结果,枯萎病指5.3,黄萎病指26.1,抗枯萎,耐黄萎。高抗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四、纤维品质:农业部纤维品质监督检测中心测定结果平均,长度30.1mm,比强度28.8cN/tex,麦克隆值4.3。纤维长度、强力、细度等主要指标搭配较为合理,而且纤维洁白,有丝光,外观好。五、栽培技术要点:1、合理稀植,简化整枝:山东棉区密度一般每亩2200~2800株,黄淮流域南部及长江流域棉区一般每亩以1500~2000株。在肥水较好的地块应适当稀一些,并可简化整枝,每株保留1-2个营养枝,而在中等以下地力,则适当密一些。2、科学治虫:二代棉铃虫一般不用化学防治,但在大发生年份产卵盛期应化防杀卵,三、四代棉铃虫视发生轻重防治1~2次。及时防治棉蚜、棉红蜘蛛等非鳞翅目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