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禽***---珍珠鸡
珍珠鸡,又名珠鸡、珍珠鸟、几内亚鸟,属珍禽,原产于非洲几内亚。珍珠鸡形似雌孔雀,羽毛色彩鲜艳,体羽底色为蓝褐色,周身密缀白色圆点,酷似披着美丽的珍珠衫,故有“珍珠鸡”之美称。珍珠鸡的羽毛可做衣帽的装饰品。珍珠鸡的胸肌发达,瘦肉多,肉质鲜嫩,具有***风味,营养丰富,是优质的野味肉禽。珍珠鸡富含***所需要的氨基酸、蛋白质,含***高达23.4%,并含有较高的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所含***比家鸡高一倍以上。珍珠鸡瘦肉多,胸肌和大腿肉各占酮体的26%左右,肉质鲜嫩,味鲜美,野味浓郁。珍珠鸡适于烧、烤、蒸、扒、焖、炸、炖等,煲汤更适合于进补。在高蛋白、低脂肪的食谱中,吃起来明显感到肉质细嫩,香脆可口,野味浓郁,胜过肉鸽、鹌鹑,能与飞龙媲美。此外,还具有特殊的营养滋补功能,对***衰弱、心脏病、***、***、***病均有显著***。为此,各******的营养学家一致誉称珍珠鸡为“肉禽***”。品种该鸡成年体重2.2~2.5公斤,12周龄体重1.2公斤,28周龄体重1.9公斤;母珠鸡28~30周龄开产,产蛋35周可获种蛋165~85枚,蛋重42~50克,壳褐色、有少许斑点。形态特征珍珠鸡外观似雌孔雀,珍珠鸡头很小,面部淡青紫色,喙强而尖,喙***淡***,后部红色,在喙的后下方左右各有一个心状肉垂。眼部四周***,有一圈白***纹直延至颈上部。颈细长,披一圈紫蓝色针状羽毛。脚短,小时脚红色,成年后呈灰黑色。行走迅速。珍珠鸡全身羽毛***,并有规则的圆形白点,形如珍珠,故有“珍珠鸡”之美称。珍珠鸡形体圆矮,没有鸡冠,头顶部***,而有角质化突起,称之头盔,尾部羽毛较硬略垂。生活习性适应性成年珍珠鸡喜干厌湿、耐高温、抗寒冷、抵抗***能力强。在-20~40℃时仍能生活。但出壳后的雏珠鸡若温度稍低,则易受凉、拉稀或***。野性野性尚存,胆小易惊珍珠鸡仍保留野生鸟的特性,喜登高栖息,晚上亦能看到它的活动。尤其是雏鸡有较大活性,常到处乱钻而引起***。饲养中应对此习性给予足够重视。珍珠鸡性情温和、胆小、机警,环境一有异常或动静,均可引起其整群惊慌,母鸡发出刺耳的叫声,鸡群会发生连锁反应,叫声此起彼伏。若把红色饮水器换成***饮水器,鸡群会较长时间不敢靠近饮水器。群居性和归巢性珍珠鸡通常30~50只一群生活在一起,决不单独离散,人工驯养后,仍喜群体活动,遇惊后亦成群逃窜和躲藏,故珍珠鸡适宜大群饲养,另外,珍珠鸡具有较强的归巢性,傍晚归巢时,往往各回其屋,偶尔失散也能归群归巢。飞行能力善飞翔、爱攀登、好活动珍珠鸡***发达有力,1日龄就有一定的飞跃能力。一天中,几乎能不停地走动。休息时或夜间爱攀登高处栖息。特点喜砂浴,爱鸣叫珍珠鸡散养于土地面上,常常会在地面上刨出一个个土坑,为自己提供砂浴条件。砂浴时,将砂子均匀地撒于羽毛和皮肤之间。珍珠鸡有节奏而连贯的刺***声,实为一大特点,这种鸣声对人的休息干扰很大,但也有几个作用,一是夜间此响鸣声强烈骤起有报警的作用,二是这种鸣声一旦减少,或者声音强度一旦减弱,可能是***的预兆。择偶珍珠鸡对异性有选择性,这是造成鸡在自然交配时受精率低的原因之一。当然易受惊吓也是大群珍珠鸡受精率低的主要原因。但采用人工授精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受精率过低的问题。食物食性广、耐粗饲一般谷类、糠麸类、饼类、鱼骨粉类等都可用来配合食用。另外特别喜食草、菜、叶、果等青绿植物。)
浙江灵山特禽直销处
业务 QQ: 465108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