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谈考试的心理卫生
本文摘自太原圆成心理咨询网考试是检查每个人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衡量每个人能力、智力发展水平的方法和手段。不论是社会上选拔人才还是学校里检查学业,都在使用考试这一简便易行的评价方法。一、考生心理对考试的参与者来说,考试实质上是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是起支配作用的参与者的心理规律。考生是考试的主体,是考试的直接承担者和考试结果的载体。作为考试的检查对象,考生的应试成功与否和考生本人的心理素质关系极大,诸如考生的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等等都对考试有着重要的影响。此外,面对考场这一特殊情境,考生的心理素质也极为重要,是信心十足、***自若,还是六神无主、紧张***,将直接影响考生水平的发挥。这是整个考试心理体系中***重要的部分。考试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每个人对考试的态度和感受都不尽相同。许多同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考试的***感,而***现象也在不同的考场中存在。目前,很多学生对于考试的理解并不***深入,因而造成考试中的不良心理。说到考试,这里纠正一种误解:即应试教育=考试。应试教育是相对于素质教育而言,一般是指对基础教育界以升学为中心,以应试为目的,以淘汰多数学生为代价,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的一种表述,并非泛指的考试。素质教育同样需要考试。从提高学生的***素质出发,考试应遵循如下六条原则:(1)加强基础。应该把基本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基本技能技巧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2)顾及能力。要考虑智力与能力***的比例,智能***并不等于智力测验,而是应用学科的语言,考核学科能力的水平。(3)突出创新。在能力中创新或创造******为重要,它不仅体现能力,而且也反映创新的意识,所以***必须要有测定创新的57成分,考核学生新颖、独特而且有价值的答题内容和思路。(4)信度效度。***具有客观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不因为测定时间先后或场合变化而对成绩造成显著影响;***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客观的考试应该与师生主观的评估具有一致性。(5)区分层次。智力测验里的标准化处理有一个难度水平为基础的“区分度”,***太难或太容易都不好,难易水平主要目的是能够通过考试区分出学生的不同层次等级来。(6)富有弹性。***的弹性,不仅指区分度,而且指能否测出每个考生的个性特长来。二、考试***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主要作用是检验教学效果。考试的结果起着信息反馈作用。学生们可以根据考试的结果发现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的薄弱环节,从而调整学习计划。当然,考试成绩的优劣常常决定能否获得奖学金,是否能升级,是否能够拿到***,是否能毕业;考试成绩的优劣又影响着学生的形象。因此,考试对学生形成一种压力,这种压力很自然地会造成学生一定程度的心理紧张。适度的心理紧张可以激发人的潜能,提高竞技状态,发挥其能力,促使学生按教学计划的要求对所学的课程进行***复习,巩固已学到的知识。但是过度的紧张却是***的,可以形成学生的***状态,造成其心理和生理上的紊乱;妨碍正常能力的发挥,影响考试成绩,甚至影响健康。(一)考试***的特点考试***是***的一种表现,它是指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与一般性***相比,考试***有以下特点:(1)考试***是由应试情境引起的,它比一般性***的威胁成分要简单得多。(2)考试***的持续时间较短。因为其威胁来***试情景,一般随应考时间的长短而变化,随着考试的结束,***也就逐渐消除。(3)考试***不是一种人格特征,而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状态反应。它只在某些人中,在某种程度上,受个体人格倾向的制约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