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棉研28号
高产、大桃、抗虫棉新品种--鲁棉研28号审定编号:国审棉2006012鲁棉研28号(鲁272)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新培育的抗虫棉新品种,2006年通过***审定。一、特征特性: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30天。生长发育稳健,属稳发型品种,早熟不早衰。赘芽少、弱,易栽培管理,开花结铃集中,铃大,呈圆形,结铃性强,铃壳薄,烂铃轻,吐絮畅而集中,易收摘,霜前花率高。铃重6g,衣分41.3%,子指10.3g。中棉所植保室接种鉴定两年平均,枯萎病指1.67,黄萎病指23.01,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9mm,断裂比强度29.4cN/tex,麦***值4.7。二、产量表现:2004年生产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358.5kg、144.7kg和108.2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5增产12.1%、20.1%和23.1%。2005年在夏津、临清等地示范种植,在低温、寡照、多雨的不利条件下,平均亩产达675.6斤的籽棉产量。生产试验表明,前期阴雨低温情况下,很少死苗。三、栽培技术要点:1、种植方式:适于黄河和长江流域棉区中上等地力棉田春套或春***种植。2、适时播种:以5cm地温稳定通过15℃为宜,地膜棉一般在4月10~15日播种。精播,每亩播量不少于1.5kg;点种,每穴不少于3粒,造好墒,力争一播全苗。3、合理稀植:山东棉区一般每亩2600~3000株,长江流域棉区一般每亩1600株左右为宜。4、重施有机肥作底肥,增施磷、钾肥,6月底见花应重施、早施花铃肥,遇旱应及时浇水。5、二代棉铃虫一般年份不需要防治,3、4代棉铃虫视发生轻重酌情防治。高产、多抗、抗虫棉新品种--鲁棉研29号审定编号:国审棉2006004该品种是山东省农科院棉花研究中心选育的常规抗虫棉新品种,2006年8月通过***审定。一、特征特性: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5天。叶片中等偏大,铃卵圆形,单铃重5.7g,衣分39.4%,子指10.5g,霜前花率92.9%。出苗较好,前期长势一般,中后期长势强,整齐度较好,后期叶功能较好,成铃吐絮集中,吐絮畅,***黄河流域区试抗病、抗虫鉴定结果:抗枯萎病,病指5.4;耐黄萎病,病指23.6;高抗棉铃虫,BT抗虫蛋白量为639.8ng/g鲜重,抗性级别为高抗。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0mm,断裂比强度30.2cN/tex,麦***值4.8。二、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332.3kg、121.5kg和110.0kg。近几年在河北、山东、河南、天津、山西、湖北、新疆等省、市、县大面积推广,平均亩产籽棉在600~700斤,***高地块亩产籽棉达800斤以上。三、栽培技术:1、种植方式:适于黄河和长江流域棉区中上等地力棉田春套或春***种植。2、适时播种:以5cm地温稳定通过15℃为宜,春播一般在4月20日前后播种。精播,每亩播量不少于1.5kg;点种,每穴不少于3粒,造好墒,力争一播全苗。3、合理稀植:山东棉区一般每亩2600~3000株,长江流域棉区一般每亩1600株左右为宜4、平衡施肥:施足底肥、重施花铃肥,N、P、K合理搭配。如遇伏旱应及时浇水防止早衰,灵活化控,掌握少量多次、前轻后重的原则。5、科学治虫:虫害防治要以棉蚜、棉叶螨、烟粉虱和盲椿象为***,二代棉铃虫一般情况下不防治,三、四代棉铃虫防治1~2次。)
济南鲁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业务 QQ: 410964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