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圆磨床加工图片诚信企业 无锡三广众成精工
无心外圆磨削加工原理无心外圆磨床它没有床头箱和尾架,而是由托板和导轮支持工件,用砂轮进行磨削。托板的上表面倾斜30°~50°,使工件靠切削力紧紧压在导轮上,导轮轴线相对于砂轮轴线有一倾斜角度α(1~5°)。导轮低速转动靠摩擦力带动工件旋转。但如果购买更好的刀具,并使得刀具寿命延长50,客户也可以节省1的零部件成本。由于倾斜角的存在,导轮与工件接触点处的速度V导方向是斜的,它可分为两个速度分量:一个是V工使工件旋转,另一个是V进,使工件产生轴向进给运动。V进=V导sinα.V工=V导cosα.式中:V导——导轮的圆周速度(m/s).V工——工件的圆周速度(m/s).V进——工件的轴向进给速度(m/s).一般情况下,V导选0.166~0.5m/s。由于导轮轴线与砂轮轴线有一倾斜角α,工件与导轮不是线接触。为使工件与导轮保持线接触,导轮的形状就不应是圆柱形,而应将其做成双曲面形。为此修正砂轮时,金刚石笔的运动应根据角α加以调整。由于无心外圆磨床磨削工件时不用顶1尖支撑,所以工件磨削长度不受顶1尖限制,又因磨削时工件被支持在导轮和砂轮之间,不会被磨削力顶弯,所以可磨削细长工件。无心磨削生产,易于实现自动化,因此,多用于成批大量生产中磨削销轴等小零件或磨削细长光轴。此设备也具备粗磨、精磨、研磨抛光复合加工等功能的机床,并在同一台机床上实现磨、抛及在位检测的精密加工过程,大大提高了高精度陶瓷制品、光电元件、纺织机械、模具等行业的制造水平。无心磨床不能磨削断续表面(如有长键槽的圆柱面),因为这样导轮就无法使工件旋转。无心磨床的起源无心磨削是磨削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在无心磨床上进行的。在机床领域,无心磨床虽然是一种新的类型,单其工作原理早在1853年加工滚针时就采用了,1867年,英国人HenyDyson首创了一种原始的无心磨床。大约经历半个世纪之后,在1922年,美国人Cincinati和瑞典一家公司几乎同时研究成功台无心磨床,从而使无心磨床发展的历史真正开始。无心磨床的起源无心磨削是磨削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在无心磨床上进行的。在无心磨床的发展过程中,其工作图式经历了曲折的演变过程。初期无心磨床是单砂轮型的,以砂轮端面或圆周磨削,工件的支承和连续接触依靠挡件器、导片和弹簧保证。直到1915年才开始有了托板与导轮。(金属加工杂志)在加工面形的复杂度方面,由于太赫兹波束控制元件表面电磁特性,其设计元件面形更具复杂性,如非对称赋形自由曲面等。导轮和托板的出现,使无心磨床的机床设计和磨削工艺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高精密数控内圆磨床精密尺寸可达微米级数控内圆磨床主要用于盆齿类及大型轴承套圈类零件内孔、端面磨削,保证内孔与端面的精度。是新一代高精度、的生产型机床。机床整个磨削循环均自动完成,操作者仅需装拆工件。数控内圆磨床用于磨削圆柱形和圆锥形小孔,亦可磨削外圆和端面。工作主轴、内圆磨头、外圆磨头均采用油雾润滑。可试较小的进刀量,并要检讨是否用稳定扶架,若已用,则确认是否调整适当。数控内圆磨床系统编程功能较强,操作简单易学,并具有多种适应磨削加工要求的特殊功能,可满足用户对多种零件的加工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