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子膜液碱价格在线咨询
离子膜于1890年在德国首先出现,为了连续有效地将电解槽中的阴、阳极产物隔开,1890年德国使用了水泥微孔隔膜来隔开阳极、阴极产物,这种方法称隔膜电解法。以后,改用石棉滤过性隔膜,以减少阴极室氢氧离子向阳极室的扩散。这不仅适用于连续生产,而且可以在高电流效率下,制取较高浓度的碱液。1892年美国人H.Y.卡斯特纳和奥地利人C.克尔纳同时提出了离子膜电解法,其特点是采用阴极,使阴极的最终产物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交换膜却全部要依靠进口。离子交换膜是离子膜法烧碱的核心要素之一,目前,我国已建成投产的离子膜法烧碱装置所用离子交换膜仍全部依靠进口,且价格昂贵。进口离子膜按800美元/平方米计,平均2.5年为一更换周期,大约每年需要购膜费用折合人民币约2.756亿元,不但增加了离子膜法烧碱的生产成本,而且受制于人。武汉市华能化工有限公司,欢迎致电咨询!液碱的用途十分广泛,在化学实验中,除了用做试剂以外,由于它有很强的吸湿性,还可用做碱性干燥剂。烧碱在国民经济中有广泛应用,许多工业部门都需要烧碱。使用烧碱最多的部门是化学药品的制造,其次是造纸、炼铝、炼钨、人造丝、人造棉和肥皂制造业。另外,在生产染料、塑料、药剂及有机中间体,旧橡胶的再生,水的电解以及无机盐生产中,制取硼砂、铬盐、锰酸盐、磷酸盐等,也要使用大量的烧碱。工业用氢氧化钠应符合国家标准GB209-2006;工业用离子交换膜法氢氧化钠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1199-89;化纤用氢氧化钠应符合国家标准GB11212-89;食用氢氧化钠应符合国家标准GB517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