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地坪常用解决方案“本信息长期有效”
中文名混凝土外文名Concrete简称砼(tóng)本质复合材料应用于土木工程创始人法国工程师艾纳比克目录1定义2特点3发展历史4功能作用?和易性?强度?变形?耐久性?组成材料与结构?主要技术性质5分类?按胶凝材料分类?按表观密度分类?按使用功能分类?按施工工艺分类?按拌合物的和易性分类6制备过程?1.折叠配合比设计?2.混凝土搅拌机?3.输送与灌筑?4.养护7杂志?期刊简介?读者对象?主要栏目20世纪初,有人发表了水灰比等学说,初步奠定了混凝土强度的理论基础。以后,相继出现了轻集料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及其他混凝土,各种混凝土外加剂也开始使用。分类编辑按胶凝材料分类①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如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等。6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减水剂,并出现了减水剂和相应的流态混凝土;高分子材料进入混凝土材料领域,出现了聚合物混凝土;多种纤维被用于分散配筋的纤维混凝土。现代测试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混凝土材料科学的研究。[2]按拌合物的和易性分类干硬性混凝土、半干硬性混凝土、塑性混凝土、流动性混凝土、高流动性混凝土、流态混凝土等。砂石料的级配不合理、含泥量高:骨料级配不合理、过细的土砂也易导致地面起砂,影响水泥的早期水化及混凝土的凝结。[4]制备过程编辑1.折叠配合比设计制备混凝土时,首先应根据工程对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等的要求,合理地选择原材料并确定其配合比例,以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通常按水灰比法则的要求进行。材料用量的计算主要用假定容重法或绝1对体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