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敬老院信息推荐「在线咨询」
养老社区和养老院相比下的优势是什么从经营主体来看,养老社区可能是从事养老服务的企业和机构,允许本身是工商注册,盈利性企业,同时经营的服务类型相对比较轻量化,长期来看,可以概念炒z,也可以轻量化操作、融资等等。但养老院绝大部分在中国主要是以民非的形态存在的(因为要得到各种民政系补贴),本身不具备融资、分红的条件,从经营模式来看,属于重资产,资本青睐度不高,因为产权风险高。第二个是社区养老准入门槛较低(特别是资金门槛),但是非常考验运营管理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养老问题,将是我国未来30年发展的宏大主题。根据联合国在2015年的测算,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在2055年左右达到高峰5.07亿人,老龄化问题将会在未来几十年快速激化。与此同时,独生一代将承担起养老重任,“一对夫妻、四个老人、两个孩子”的家庭模式将普遍存在,年轻夫妇分身乏术,对传统的家庭赡养形式形成挑战,近几年出现的“抱团养老”等养老新模式,不失为对这一现象的回应。新京报曾报道过杭州萧山区11位老人在一栋别墅里抱团养老的故事:2017年5月,“抱团养老”的发起人王桂芬在当地媒体登载了一则“招租启示”,以每月1500元或更低的价格招募六七十岁的老人住进自家别墅,10天后,就有100对老年夫妻报名,其中的5对在7月正式入住。原本素不相识的他们结成团体,按照值班表买菜、做饭、洗碗,一起散步,共同抵御***和孤独。相比为整个***的老人解决养老问题的宏大意义,他们对自己追求的意义概括的很简短——“我活着,还健康。”养老院选址应尽量满足以下条件:植被覆盖率要高,要建于公园(植物园)附近;在地势上尽量选择背风、向阳之处,并要尽可能远离噪音或者能够有效隔离、降低噪音;能够有效利用自然条件增强冬季保温效果;地势地貌平坦,方便老人行动和健身。养老机构在建筑用房上合理配置好老年居住用房、健身活动用房、医护用房、公用服务用房等,在疏散及通行无障碍设计上,科学设置养老建筑通道的扶手、无障碍设施等,配备好老年人居住、活动场所的标识系统、辅助器具,合理安排色彩使用。尽量扩大养老院院内环境的树木、花草等植被覆盖率,基本达到在40%以上。同时,要合理搭配院内植物,利用好院落空间,设计建造适宜老人的院内模拟自然或人工景观,使老年人在“小桥流水、修竹粉墙”的优美环境中愉悦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