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兴45#调质光圆诚信企业推荐
镀铬棒镀铬层厚度均匀性镀铬层特别是镀铬层对厚度均匀性有着严格的要求。由于镀铬液分散能力差,对大工件镀铬,尤其是施镀时间长、电流大的镀硬铬,铬层沉积越厚,越容易造成电流分布不均匀,产生诸如锥度、椭圆度、“狗骨”形态等缺陷。本文介绍了阳极、内电阻、三价铬等因素对镀铬层厚度均匀性的影响。1.阳极与镀件布局的影响1.1阳极位置一般镀铬层厚度的均匀性取决于阳极与镀件的相互关系。通常情况下,阳极与镀件的间距越近,镀铬层越能与镀件的几何形状相一致。但是,当阳极与镀件外径不相似时,如果增大阳极与镀件的间距,可以使电流在阳极表面上分布较均匀;如果阳极与镀件的间距太近,则电流分布反而不均匀。电镀外径工件时,阳极与镀件的间距应控制在10~25cm范围内。如果阳极离镀件太远,则溶液电阻增大,电能损耗增加。在操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1)形状较简单的镀件,可与阳极靠近些;形状不规则的镀件,与阳极的间距应尽量大些。(2)大小较悬殊的镀件不能同槽进行电镀,避免电流分布呈严重的不均匀状态。(3)镀件放置的不同部位与阳极的间距应尽量相等,这样可使溶液的电阻相似,电流分布均匀。(4)将镀件(尤其是轴)***在以4根阳极组成的、各自的“箱式”中,让电流在镀件表面能均匀地分布,避免产生椭圆度。1.2阳极超长镀硬铬所用的铅合金阳极应该比镀件(尤其是轴)短一些。阳极的顶部略低于镀件的顶部,而阳极的底部要高于镀件的底部,避免阳极超长部位的电流分布到镀件上而呈“狗骨”形态,即:上部镀铬层太厚、中间薄、下部较厚。镀铬阳极的长度通常根据镀槽深度而定,除非采用以定型产品设计制作的专用阳极,一般阳极下部离槽底约为15cm,上部高于液面5cm。对这种状态的阳极,如果电镀定型产品(一般为轴类件),可将超过镀件部位(顶部或底部)的阳极面用塑料盘带包封绝缘;如果是非定型产品或长短不一致的工件,可在镀件的上下部加保护阴极。镀铬棒是经过了镀铬处理,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能比普通钢棒好;磨光圆是只经过了磨光处理,有可能是对原棒磨光,也有可能是镀铬后磨光。镀铬棒的优势来源于其表面的一层铬,相对于原材料在耐磨,抗腐蚀,防锈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镀铬棒广泛用于工业设备上,它承受外部负荷运动时,在滚动面或滚珠上连续地承受应力的作用。镀铬棒的优势来源于其表面的一层铬镀后的抛光质量直接影响前叉管(又称镀铬棒)外表铬层的耐腐蚀性。镀后的镀铬棒如不经过抛光,其耐腐蚀性很差,中性盐雾实验仅为48h、通常为2-5级。镀后抛光能进步其耐腐蚀性,是由于抛光能大大下降其外表粗糙度(能从镀后Ra0.3以上下降至Ra0.13以下);别的,抛光(应联系运用氧化铬绿色抛光膏),能使铬层发生塑性变形,封住或减小镀层中的孔隙或裂纹而进步耐腐蚀性。镀铬棒结构比较简单,但长径比很大,属于细长轴类零件,刚性较差,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在车削时要粗车、精车分开,而且粗、精车一律使用跟刀架,以减少加工时工件的变形,在加工两端螺纹时要使用中心架。在选择***基准时,为了保证零件同轴度公差及各部分的相互位置精度,所有的加工工序均采用两中心孔***,符合基准统一原则。磨削外圆表面时,工件易产生让刀、弹性变形,影响镀铬棒的精度。因此,在加工时应修研中心孔,并保证中心孔的清洁,中心孔与间松紧程度要适宜,并保证良好的润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