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3.dns4.cn/pic/289740/p7/20200703115445_0548_zs_sy.jpg)
办公发光鼠标价格品质***无忧
美尚e族发光鼠标厂家供应在竞技FPS中,开启鼠标加速度会使人难以形成准确的肌肉记忆,因此FPS老鸟们也都不会选择在游戏中开启加速度。等于/高于点对点的情况:硬件速度适中软件适中(例如800DPI*1=800、1600DPI*0.5=800)PROS:这是正常情况,你将可以控制鼠标真实信号到屏幕上任意一点忠实还原了人因输入误差因为硬件和软件可以相互适应,甚至在一些型号的鼠标支持50为一档的DPI调整,所以把DPI控制在800-1600都是比较理想的。硬件速度超高软件缩小(例如5600*0.142857142857=800eDPI)PROS:不存在的传感器在接近性能极限时,工作效果并不好,很容易出现漂移、自行移动等问题。早期光电鼠标和现在的廉价鼠标,这类问题十分常见。有趣的事实:早期的光电鼠标,性能要低于滚球鼠标。另外鼠标标称的z高DPI,不可尽信,实为鼠标传感器加入插值得来,和早年数码相机厂商的手段类似。干货篇通过这个白c画线游戏,问题已经说得比较清楚了,我们已经大致明白这件事的道理了。如果你根本没看前面说了些什么,这里有一张图可以粗糙地解释一下:但这并不是干货,这TM是啥,我要瞎了!我们玩的不是你说的那个白c画板游戏鸭!我们玩CS:GO或者Overwatch该怎么办呢?如何得知我的eDPI呢?很简单,DPI*游戏内速度,这个组合就是你的eDPI。对大多数CS:GO玩家来讲,这个数值会介于800-1200之间,有一些人会更低一些。次数用完APIKEY超过次数限制为何光电鼠标很晚才出现?以前的滚球鼠标侦测移动靠的其实也是光学传感,滚球摩擦xy两根轴转动(用久了可以抠出泥),轴上连着带光栅的滚轮,轮子两边是光源和传感器,转起来时会反复阻挡/透过光线,芯片根据闪动模式来计算出移动方向和速度。遗留下来的中键滚轮还是这个原理。初代光电鼠标取消了滚球和滚轮,但基本原理没变,只是把光栅挪到了鼠标垫上,所以这一代产品依赖特l制鼠标垫。再后来芯片技术进步,才出现了现代的光电鼠标,仰仗更厉害的CPU,通过不停快速拍摄低分辨率图像,比对前后帧图像来判断运动方向,这样光电鼠标才能够在普通表面上使用。技术难点在于芯片的性能、功耗、体积、价格。这玩意不发展到一定程度,产品是没法进入下一阶段的。次数用完APIKEY超过次数限制美尚e族发光鼠标先,明确一点,USB设备的驱动都是保存在主机上的,如果主机上没有驱动,那么设备是无法正常工作的。实际上对于Windows来说,所有设备要想使用,必须在主机上实现装好驱动才行,如果没有,会尝试到网上搜索安装,如果找不到的话,会被作为“不可识别的设备”存在。对于USB设备来说,它本身首先是一个USB设备,设备插入时USB总线驱动会获得设备的基本描述符信息,并以这些信息查找对应的驱动。USB设备驱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用的设备类驱动(classspecific),另一类厂商自定义的设备驱动(vendorspecific),Windows基本上集成了大部分通用驱动,而很多厂商自定义的设备驱动则需要通过网络或者光盘等事先安装好才行。我上面截图中,是一个USB鼠标的描述符信息,包括设备描述符和接口描述符(此接口是逻辑层面上的),USB鼠标是通用设备类的设备,蓝色框里的bInterfaceClass是03,表示是HID类的设备,SubClass和Protocol标识了它是一个鼠标,通过这些信息,Windows能识别出这个设备是USB鼠标,在本机查找USB鼠标通用驱动并安装,安装完成后该设备就可以使用了。如果这个设备碰巧不是一个通用设备类的设备,那么Windows会尝试用设备的VID(idVendor)和PID(idProduct)来匹配驱动,我绿色框里的部分就是这些信息。如果找到了,就安装,如果找不到,就显示设备不可用。USB无线鼠标跟有线没有本质区别,无线部分是厂商自己实现的,有线部分仍然走的通用的USB协议,如果是蓝牙则是另外的事情(评论里说其实是跟USBHID一样的)。次数用完APIKEY超过次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