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纤成套设备价格服务为先“本信息长期有效”
世界首1创仪纶纤维化纤行业走出“低端”科技日报讯(过国忠陆秀宏翟瑞龙)在10月11日至13日举行的“2016年中国国际纺织纱线(秋冬)展览会”上,仪征化纤推出的新一代合成纤维——仪纶纤维及终端面料、服装等,引起了20多个***和地区客户的关注。中国工1程院院士蒋士成说,“仪纶是通过多年联合攻关而研发出的世界首1创的高i端合成纤维,这项创新成果的大规模产业化与应用,标志着我国化纤行业正在走出低端,从‘化纤大国’迈向‘化纤强国’。我国涤纶短纤出产设备市场成长分析,容量规格也在不竭增加,产物品种也浮现出了多样化成长的趋向,此刻已经有多家企业可以出产日产200吨涤纶短纤出产线。”记者了解到,仪纶纤维(聚酰胺酯)成套技术开发项目是列入***“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之一,由仪征化纤公司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攻关完成。仪征化纤科技开发部化纤***薛斌说,“聚酰胺酯是通过分子设计和构建创造的新一代合成纤维,兼具了天然纤维与传统合成纤维的部分优良特性,具有手感柔软、常压染色、抗起球和吸湿快干等功能,是目前***合成纤维中柔软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i端产品。”仪征化纤总经理卢立勇介绍,为了将仪纶纤维的技术价值尽早转化为产品价值和商品价值,仪征化纤集中力量解决产业化过程中工艺、设备以及工程化方面一系列的技术难题,实现了万吨级产业化目标。喷丝板的作用是将黏流态的高聚物熔体或溶液,通过微孔转变成有特定截面状的细流,经过凝固介质如空气或凝固浴固化而形成丝条。同时,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后一公里”,去年6月,仪征化纤会同***纺织产品开发中心等单位,联合国内***纺纱、面料及服装等企业,共同组建了“仪纶纺织产品开发技术创新联盟”,打通全产业链条,提供下游应用的解决方案,应用于运动休闲、职业装、家居服、流行服饰等终端产品。今年3月,“仪纶联盟提升新一代合成纤维价值”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十大纺织科学新闻”棉市遭遇尴尬期:新旧年度将以何价格接轨呢?进入7月之后,企业加紧调研,探讨今年棉花的接轨价格,多数企业认为今年不容乐观。目前现货价格跌跌不休,7日江苏、浙江等地3128级地产棉到厂价仅15200-15400元/吨,折籽棉价格在3.4-3.5元/斤(衣分38%,回潮率10%)。厂商认为,近期的现货价格尚难保障,如果下游需求继续下滑的话,现货价格还要降,何处是底,目前仍然拿不准。有人说,市场如此低迷,新旧年度接轨价必不乐观。其特有的低压差、高通量、良好的过滤精度及较低的经济费用而深受用户欢迎。因此,很多期1货商、现货商都在甩货、抛售。那么,新旧年度将以何价格接轨呢?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超仿棉家族,超仿棉在产业链上的影响力持续扩大。市场有两种认识,一是籽棉价格低于3.5元/斤,塬因是下一年度的地产棉仍然不为下游企业认可,在新疆棉冲击之下,地产棉将继续受伤。二是在4.0元/吨一线,略高于去年水平,塬因是今年种棉成本上升10%左右,在成本支撑下,籽棉价格或在去年3.8元/斤基础上,涨至4.0元/斤。出于悲观态度,很多企业表示不当“接盘侠”。一位贸易商表示,目前手中尚有700多吨棉花现货(包括6月份竞拍的部分储备新疆棉),打算近期全部销售、落袋为安。价格再降50元/吨,13级绒长28.3mm,马值B2的储备新疆棉价格15100元/吨;绒长在29mm的新疆棉(颜色级13),价格在15900元/吨。日前,德国纺织机械制造商针对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发起的“注重能效和环保”的可持续性倡议及行动,“蓝色能效”就是设备与工程领域可持续解决方案的国际标志,“蓝色能效”理念代表经济、环保和社会责任。本周棉花现货延续微调状态,局部价格阴跌,整体价格还算平稳,但是下游受滞销影响,采购热情不高,相对谨慎;涤纶短纤本周价格微涨,基本到8000元/吨的水平;而粘胶短纤的价格也同样继续走强,目前报价已到16000元/吨上下。纱线市场受塬料价格调整的影响,纯棉纱虽然销量平平,但是多数企业受成本所限仍在极力挺价,不甘轻易让步,至自己于亏损边缘。市场仍将处于不稳定状态,这种形势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甚至几年。工1信部发布新规,多举措规范印染产业转型升级工1信部于2017年7月14日发布《印染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版)征求意见稿》,提出多项举措促进印染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新版规范条件将于2017年7月底完成公示,此后正式规定将会推出并实施,《印染行业准入条件(2010年修订版)》将同时废止。以纺C32S纱为例,如果以50%储备新疆棉50%储备地产棉来配棉,计算财务成本、仓储费用等等,实际利润仅400-700元/吨(纺企进销项税已统一)。具体内容包括:1)企业布局方面:印染企业建设地点需符合***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保护区和主要河流两岸规定范围内不得新建印染项目,已建项目需关闭、搬迁或转产。缺水或水质较差地区不得新建印染项目,水源相对充足地区新建项目需在工业园区内集中建设,园区外企业要搬迁入园,实行集中供热和污染物集中处理。中国一直是世界纺织大国,产品结构相对简单,档次普遍偏低,产能落后,竞争面窄。2)工艺设备方面,印染企业要采用技术***、节能环保的设备,新建或扩改建生产线总体要达到或接近国际领1先水平,禁止使用***规定的淘汰类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禁用达不到节能环保要求的二手设备。3)质量管理方面,印染企业产品质量要符合***或行业标准,产品合格率达95%以上,设置专门机构或人员对能源、取水、排污情况进行监督。支持企业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4)资源消耗方面:印染企业单位能耗及用水量需达到规定,例如棉、麻、化纤及混纺机织物百米能耗不高于30公斤,取水量不超过1.6吨。5)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印染废水应自行处理或接入集中废水处理设施,在线监控,达标排放,水重复利用率达40%以上。企业要定期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开展能源审计,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想成为“中国面料之星”?你需要从这里开始!当前的纺织行业已经进入到向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的时尚产业和责任发展的绿色产业转变提升的新时期。创新、时尚、绿色已经成为衡量一个面料企业是否健康发展的新标尺,也是判断其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从近年服装企业的采购习惯中不难发现,当下服装品牌整年都在不断寻找新面料、新素材,以激发灵感开发新品。并大力完善供应链,从产业链上游不断寻找创新动力。众所周知,优良的面料不仅是时装的基础,更是品牌价值的核心,其在一刻不停地赋予时装、赋予时尚新的定义,把控着整个行业的未来。中国纺机市场上国产设备的数量占到80%,但销售额所占比例不足50%。“中国面料之星”用户满意面料产品调查活动是《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响应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服务行业的号召而发起的大型行业调查活动,活动旨在通过对国产面料的全1面检视,调查并反馈用户企业的真实评价,推动面料开发与服装品牌设计的深度联动,搭建起纺织行业上下游互动交流的有效平台。“中国化纤流行趋势战略研究”荣获“纺织之光”2014年度科技奖一等奖,这表明历经3年研究和推广的化纤流行趋势已经受到整个纺织工业的重视。同时利用《纺织服装周刊》在媒体整合、行业展会及精准对接会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报道特色面料企业,推介优1秀面料产品,创新面料采购渠道,塑造企业品牌新形象,促进前瞻性产品开发与潜在客户需求的有序衔接和有效创新,实现双方的高i效商贸对接。据悉,“中国面料之星”评比活动自2011年首届举办以来,每届活动均得到产业链几百家上下游企业及众多媒体的热情参与。2017年本次活动更是得到了***棉纺行业百强企业德州恒丰集团的大力支持和协助,目前征集工作已经全1面铺开,面向***优1秀面料企业征集产品,参评面料企业可登录纺织服装周刊官1网下i载报名申请表。2012年,江苏牛牌纺织机械公司的主打产品市场形势良好,总体销售收入较去年上升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