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丹参近期行情 杨帆中药科技
丹参干燥根茎顶部常有茎基残余,根茎上生1至多数细长的榀。现代科学技术发达,对于种植业也不例外,传统种植***只能是小打小闹,上不了台面,所以种植***要讲究科学,从种源到种植技术到管理到采收都要有讲究科学,这样才能提高***产量和质量。根略呈长圆柱形,微弯曲,有时分支,其上生多数细须根,根长约10~25厘米,直径约0.8~1.5厘米,支根长约5~8厘米,直径约2~5毫米,表面棕红色至砖红色,粗糙,具不规则的纵皱或栓皮,多呈鳞片状剥落.质坚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带角质或纤维性,皮部色较深,呈紫黑色或砖红色,木部维管束灰***或黄白色,状排列。气弱,味甘微苦。以条粗、内紫黑色,有菊花状白点者为佳。主产安徽、山西、河北、四川、江苏等地。此外,湖北、甘肃、辽宁、陕西、山东、浙江、河南、江西等地亦产。此外,尚有下列几种植物的根,有些地区亦作丹参使用:①甘肃丹参,根呈圆锥形。叶多基生或生于茎的下部,十片三角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心形或戟形。使用于甘肃,宁夏、青海、云南、西藏。②褐毛丹参,叶背面密生褐色柔毛。使用于甘肃、宁夏、青海、云南。③滇丹参,根肉质,肥厚,纺锤形,数个簇生。叶根生,单叶或羽状复叶,单叶叶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基部微心形,两面多及微柔毛,边缘有圆齿;羽状复叶有小叶3~5。轮伞花序有花4~6,于茎顶排成疏生的总状花序;花冠青紫色。使用于云南地区。丹参的采收加工丹参生长次年即可采集***。丹参的***种植法:宜在7~8月随采随播或早春3~4月播种,播种前整地,可参照分根繁殖的做法,可条播也可点播。采收时间为12月中旬地上部枯萎或翌年春萌发前采挖。先将地上茎叶除去,在畦一端开一深沟使参根露出。顺畦向前挖出完整的根条,防止挖断。挖出后,剪去残茎。如需条丹参,可将直径0.8厘米以上的根条在母根处切下,顺条理齐,曝晒,不时翻动,七八成干时,扎成小把,再曝晒至干,装箱即成“条丹参”。如不分粗细。晒干去杂后装入麻袋则称统丹参。丹参的***种植法:宜在7~8月随采随播或早春3~4月播种,播种前整地,可参照分根繁殖的做法,可条播也可点播。条播按行距30~35厘米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点播按30~35厘米×20~25厘米挖浅穴,每穴播7~8粒,播后盖土0.5~1厘米,后浇水。每667米2播种量0.5千克。经常保持表土湿润,约半个月后出苗,苗出齐后进行松土除草,苗高6厘米时进行间苗。条播按株距20~25厘米间去弱、小苗,留苗1~2株,点播,每穴留壮苗1~2株。丹参的种植和管理根据研究所研究结果,丹参属于深根系作物,能吸收地下的水分和养分,所以,在种植管理中对水分和肥料要求不严格;只要土壤有湿度,在一般年份不需要浇水;只要选择的是肥沃的农田,在整地时施用了底肥,初次种植的地块,在生长期间不需要再追施肥料了。沙土保水性差,丹参易受旱,黏土排水不良,丹参易患根腐病,均不宜种植。因为丹参用种苗栽培,有根系储存的营养,根系上部已经有多个形成的芽,所以栽培后发芽较整齐,苗期生长较快,可以有效***杂草的生长,即使有部分生长快的杂草,喷洒上1-2次丹参专用,生长前期基本无杂草危害(6月份前);等到丹参进入6月份后,已经进入了旺盛生长期,繁茂的枝叶基本上盖住了地面,就没有杂草的生长空间了,只要管理方法得当,丹参一年中的整个生长期不会发生杂草的危害。因此,丹参种植对条件要求不严格、技术简单、管理粗放、省事省工,有条件可以大面积规模化发展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