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3.dns4.cn/pic/300620/p2/20191019172802_7099_zs_sy.jpg)
南阳蔬菜配送联系方式量大从优,金土地蔬菜代收基地
做好这几点,大棚蔬菜得病少对于棚室蔬菜来说,某一种病害的传播途径往往不止一种,有可能几种传播方式同时进行,如病毒病可通过昆虫(蚜虫、粉虱等)传播,也可通过农事操作产生的伤口进行传播,因此,菜农要了解常见病害病原菌的传播途径,并及时采取措施切断,能够大大减少病害的发生。空气(气流)传播孢子是***主要的繁殖方式,孢子产生数量很大,由于孢子小而轻,很容易通过气流传播。常见的***害,如灰霉病、霜霉病、病等,主要通过气流传播,特别是棚室放风时,传播速度非常快浇水传播一般来说,根部病害、***害、卵菌害等主要都是通过水(浇水、水滴、叶面结露等)来传播。***有鞭毛,卵菌可产生游动孢子,主要通过植株表面凝结的露水进行传播。对于这种传播途径的病害,可通过选择流滴性好的棚膜,操作行覆盖秸秆等措施降低棚内湿度,减少滴水以及叶面结露的现象。根部病害的病原菌隐藏在土壤中或者土壤表面,浇水后可以随水进行传播。这种传播途径的病害,菜农要注意及早发现,通过土壤处理、补充有益菌、药剂灌根等措施进行防治,尽量减少浇水。对于病害严重或者已经死棵的,要及时拔除(包括病株周围的土壤)带出棚外,并及时进行消菌处理,减少传播。昆虫传播很多昆虫,如蚜虫、粉虱等,通过对不同植株枝叶的咀嚼或刺吸传播病原菌。菜农非常熟悉的病毒病,就是依靠蚜虫和粉虱来传毒,同时,有些咀嚼式口器的昆虫,取食后会在植株或果实上留下伤口,也给其他***、的病害侵染创造了机会。因此,及时杀灭棚室中的各种害虫,也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病害的发生。人为传播人为传播主要是指菜农的农事操作,如进行整枝打杈、疏果、采摘等,很容易在植株上留下伤口,将病株上的病原菌传播到健株上,导致病害的传播蔓延。要防止人为传播,菜农在晴好天气进行农事操作,同时尽量将发病植株避开,待健康植株整理完毕之后,再回头整理发病的植株,减少病原菌的传播。蔬菜苗期和开花结果期易发生病害的防治蔬菜苗期和开花结果期是蔬菜病害的两个关键时期,加强预防进行并且遵循“无病防病、有病”的原则,其效果较为理想。苗期。这是蔬菜病害易发生的时期,主要有***引起的立枯病、猝倒病和灰霉病,还有低温和土壤湿度过大引起的沤根病。具体操作如下:①种子要进行消毒处理,保证种子不带病菌。②苗床要用无病新土,并用药剂处理,防止苗床带菌。③控制苗床浇水,防止苗床因湿度过大引发病害。④夏季育苗应注意苗床遮阴和降温。⑤加强苗床管理,培育壮苗,提高抗病能力。⑥发现病苗及时拔除,立即用药防治。开花结果期。此时病害极易大流行,对产量影响很大,是蔬菜病害防治关键的时期。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蔬菜由营***长转入生殖生长,造成叶子养分及抗性物质下降,抗病性降低,给各种病菌的创造了有利条件。其防治方法如下:①培育健壮植株,提高植株抗病性。②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追肥及叶面施肥,提高植株营养,及时摘除病老叶,加强田间通风透光。无病防病、有病。在没有发病时,可喷代森锰锌等保护剂进行预防,如发现病害应立即喷施剂进行控制。一般来说,对于疫病、霜霉病等常发害,在开花结果期应7~10天喷一次药,连喷3~4次即可控制。菜心漂浮育苗技术1产地环境育苗场地远离污染源以及设立隔离常规生产区域的缓冲带或物理屏障。1.1空气环境育苗场地空气质量指标达到二级标准水平。1.2基质土环境基质育苗土质量指标达到二级标准水平。1.3水质环境育苗灌溉用水指标达到三类灌溉水质标准。2育苗前准备2.1基质选择可选择购买漂浮育苗专用基质,也可自行配制育苗基质,原料主要有泥炭、蛭石和珍珠岩等,推荐将泥炭、椰糠、珍珠岩和蛭石按体积比4∶2∶2∶1充分混合后作为漂浮育苗基质。2.2育苗盘选择选择规格为660mm×340mm×50mm的200孔漂浮盘进行育苗。用过的育苗盘经消毒处理后方可再次使用,可喷施或用0.1%~0.5%高溶液浸泡消毒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2.3品种选择选择非物质处理过的常规种子以及繁殖材料,如碧绿粗薹菜心、油绿粗薹菜心和四九菜心等早熟品种,以及油绿80天、油绿100天和柳叶晚菜心等中晚熟品种。2.4营养液配制由于育苗基质基本不含或含少量作物生长发育时所需要的各种矿质元素,因此需要选择符合有机种植的非化学合成肥料作为漂浮育苗营养液。目前应用于有机漂浮育苗的肥源主要为发酵完全的沼液和鱼蛋白有机液肥。另外育苗期间还需要进行必要的营养液管理,保持漂池液位在10~15cm,有机营养液EC值维持在1.0~1.5mS/cm。若植株生长出现新叶黄化、生长缓慢等现象,需及时向漂池补充甚至更换有机营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