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大功率隧道灯承诺守信,思拓达光电科技
隧道照明不同于普通的道路照明,有其明显的特殊性,其对平安的思考在照明系统上表现尤为重要。在设计隧道照明计划时,要思索到人的明顺应和暗顺应要素,注重过渡段和过渡段的照明设计。为了满足驾驶人员眼睛顺应性请求,在隧道入口需作一段明暗过渡照明,以保证一定的视力请求。隧道出口处因顺应时间很短,普通在1s以内,故可不作其它处置。频闪是指在较长的隧道中,由于照明器排列的不连续,使司机不断地受到明暗变化的刺激而产生烦乱。它与明暗的亮度变化、明暗变化的频率、频闪的总时间有关系。这三者与所使用灯具的光学特性、车辆的行进速度、照明器安装间距、隧道长度有关。一般而言,频闪的频率小于2.5和大于15Hz时所带来的LED隧道灯照明频闪现象是可以接受。如果车辆的时速为60km/h即16.6m/s,灯具安装间距是4,这样频闪的频率就约为4.2Hz.进行设计时,应当加以考虑,选择适当的照明器安装间距。如果频闪的频率位于4Hz和11Hz之间,并且持续的时间超过20s,将会给司机带来明显的不舒适。眩光的形成是由于视场中有极高的亮度或亮度对比存在,而使视功能下降或使眼睛感到不舒适。在隧道照明中的眩光可以来自迎面驶来的车辆前灯、隧道照明灯具、隧道出口时外面的高亮度等。眩光会使人对障碍物的辨认能力下降,危及行车安全。隧道照明灯具应采用截光型,采取消去直射和反射眩光的特殊技术措施,形成漫反射,使光线十分柔和的进入人眼。国际照明会采用了相对阈值增量(TI)来说明因眩光而造成的视功能的下降,即失能眩光的衡量。欧盟标准会的隧道照明标准中(CR14380:2003E),对失能眩光的规定如下:在白天时隧道阈值段和内部段以及夜间的整个隧道,其相对阈值增量(TI)必须小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