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3.dns4.cn/pic/307452/p3/20200117104429_2489_zs_sy.jpg)
南沙区男孩子家庭教育方式值得信赖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广东幸福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我也是被打大的!我们可能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也是被打大的,现在的孩子已经很少被打了!(非常的义正言辞)孩子该不该打?难道孩子生来就该打么?孩子该不该打由谁说了算?各位家长可以找个时间做个测试,测试方法如下:问问孩子说说:孩子啊,宝贝啊,以前爸爸/妈妈,打你开不开心?只要你一问出来,一定只会有两种答案,哪两种答案呢?1.如果孩子回答:“爸妈,还可以呢”。这说明你这个孩子还真可以打。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样的孩子叫欠揍型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一定要打,越打越成才,越打越改变,越大越长记性。不知有没有听过一些狼爸虎妈的故事?有些家长把孩子打上了清华北大,有没有?其实这样的故事背后,一定是遇到了一个欠揍型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有时候打,会有很多的成长和变化。比如说,孩子在一边玩玩具,而你在一边玩你的手机,这不是陪伴,这只是你们俩刚好坐在同一间屋子里罢了。但这样的孩子是数的,只有低于5%的孩子属于这一类孩子,而95以上的孩子都属于非欠揍的孩子。2.如果孩子回答:“爸妈,我一点都不开心”。这说明您的孩子属于非欠揍型的孩子。以后要不要打,也不能打,因为打也不可能发生改变,打也不可能长记性,打了也是白打。这样的孩子打了也不会保持多久,很快又会犯同样的错误,甚至还会变本加厉。给家长8条建议1、(说给父亲)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孩子读初中之后,更需要父亲的关怀。作为父亲,必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责任,与父母一起吃饭的孩子更。有研究机构调查:与父母一起进晚餐的初中生,能获得较好的营养,较高的学业成绩,很少出现抽烟、喝酒、、、提早等。不要在孩子吃饭和睡觉时进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交谈,都变成对孩子的教育。2、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药,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父母教育不当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药。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要与孩子一起成长。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美国教育家杜威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孩子进入初中之后,极易将自己封闭起来,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与孩子沟通的语言密码,但要注意惜言如金。成熟的父母,应该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多看一些家教书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与孩子沟通,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4、一定要管孩子,关键是怎么管。教育的基本的目的是培养正常的人。一只手、一只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换一种思路教育孩子。努力丰富自己的教育方法。5、做一个懂爱会爱的家长。不少父母爱得糊涂,爱得错位,有时又爱得过分。不要培养超级***。爱是一门艺术。爱需要表达也需要行动。有时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爱要适度,不要让你的爱泛滥成灾。溺爱的结果是伤害。6、不能当众教育孩子。7、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给长辈或保姆。8、在孩子面前多夸老师。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老师。家长和老师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一定要与老师结成同盟军。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絮絮叨叨诉说老师的不是,批评老师,甚至与老师争吵,只会增加孩子对老师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亏的是家长。家庭熏陶——我和语文的开始姑妈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我也算半个教师家的孩子。在我上学之前,姑妈就教我背诵唐诗,她念一句,我跟一句。在我的记忆中,尽管年幼的我还不识字,但在上***园之前,我已经会背《静夜思》和《悯农》了。我想,大概从那时起,文学的种子就在我心中播下了。孩子不是老师的,而是自己的,家庭教育带来的影响,老师也无能为力。正是家中浓厚的文学氛围,让我对语文有了特别的兴趣,上学之后保持着看书的好习惯,一直到大学选择中文***。如今,我也成为了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也在把文学的种子播撒到更多孩子心中。我想,家中有一位教师家长,能够给孩子更浓厚的学习氛围,让他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