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3.dns4.cn/pic/307512/p4/20200113093537_2277_zs_sy.jpg)
可拆卸管壳式换热机组报价量大从优
管壳式换热器的分类:1.按所用材料分类:一般可把换热器分为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两类。非金属的换热器主要有陶瓷换热器、塑料换热器、石墨换热器和玻璃换热器等。2.按传热面的特征分类:根据管壳式换热器内传热管表面的形状可分为螺纹管换热器、波纹管换热器、异型管换热器、表面多空管换热器、螺旋扁管换热器、螺旋槽管换热器、环槽管换热器、纵槽管换热器、翅管换热器、螺旋绕管式换热器、翅片管换热器、内插物换热器、锯齿管换热器等。3.按流体流动形式分类:根据管壳式换热器内流体流动的形式可分为并流、逆流和错流三种形式。这三种流动形式中,逆流相比其他流动方式,在同等条件下换热器的壁面的热应力,壁面两侧流体的传热温差,因而是优先选用的形式。4.按结构特点分类:可分为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型管式、填料函式、滑动管板式、板式、薄管板式等。管壳式换热器,宜遵守以下原则:1、高温物流宜走管程,低温物流宜走壳程。干净的物流宜走壳程。而易产生堵、结垢的物流宜走管程。有腐蚀性的物流宜走管程,而无腐蚀性的物流宜走壳程。压力较高的物流宜走管程,压力较低的物流宜走壳程。流速较低的物流宜走壳程,而流速较高的物流宜走管程。给热系数较大的物流宜走管程,而给热系数较低的物流宜走壳程。2、换热器的管道布置应方便操作和维修,并且不应妨碍操作和检修通道的通行。带有阀门和调节阀组的管道应靠近换热器的操作通道布置。3、在具体选择时,上述原则经常不能同时兼顾,会互相矛盾,这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抓住主要问题,作为选择的依据。而且不同换热器考虑的问题也不一样,比如U型管的,管程就不能走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管壳式换热器如何检测日常的温度呢?温度是热交换器运行的主要控制过程指标。通过在线仪器检测和检查热交换器中每种流体的入口和出口温度的变化,可以分析和判断介质流量的大小,热交换的质量以及是否存在内部泄漏。有必要防止温度的快速变化。温度的急剧变化会引起换热器的内部零件,特别是管束和管板的膨胀和收缩不一致,产生温差应力,从而引起管束和管板的分离或局部变形和裂纹,并加速腐蚀和热疲劳裂纹。如果使用水作为冷却介质,则应将水的出口温度控制在38℃以下,并且不应超过45℃。当水温高于38℃时,微生物的繁殖将明显加速,腐蚀成分的分解也将加速,从而引起管道的腐蚀穿孔。同时,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会分解形成沉淀物,这使热交换器的结垢越来越严重,并影响了设备的热交换能力。传热系数可以通过测量和记录温度来计算。传热效率主要体现在传热系数上。传热系数的降低表明热交换器效率的降低。定期测量换热器两种介质的进出口温度和流量,计算各段换热系数,并用坐标纸绘制变化趋势图。这将是一条平滑的曲线,该曲线基本上是连续的,并随着切点的小斜率逐渐向下下降。当传热系数太低而不能满足工艺要求时,应采用机械清洗或化学清洗的方法来提高传热系数,以满足并维持工艺操作的需要。使用换热器的五种情况:一、换热器用热流体作为热源对冷流体进行加热;二、换热器用热流体作为热源使另一种流体沸腾;三、换热器用冷流体作为热阱使气体冷凝;四、用冷流体作为热阱对热流体进行冷却;五、热侧冷凝、冷侧沸腾。不论是哪种情况,换热器工作的必要条件是两侧存在温差,并通过接触介质(例如传热管)发生热量的传递。通常换热器两侧的流体不直接相互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