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路货物运输公司诚信企业「多图」
危险品运输相关从业人员也具备以下条件1、危险品运输的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和装卸管理人员应持证上岗2、从业人员应了解所运危险货物的特性、包装容器的使用特性、防护要求和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措施,熟练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3、运输危险品应配备押运人员。押运人员应熟悉所运危险品特性,并负责监管运输全过程。4、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在运输途中应经常检查货物装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5、驾驶人员不得擅自改变运输作业计划。道路货物运输公司道路货物运输公司道路货物运输公司道路货物运输公司化学品运输法则总则第y条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必须遵守本条例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其他行规的规定。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包括b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液体、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d品和腐蚀品等。危险化学品列入以国家标准公布的《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剧d化学品目录和未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由g务院经济贸易综合管理部门会同g务院g安、环境保护、卫生、质检、交t部门确定并公布。第四条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单位(以下统称危险化学品单位),其主要负责人必须保证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负责。危险化学品单位从事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活动的人员,必须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第五条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对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实施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履行职责:(一)g务院经济贸易综合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m政府经济贸易管理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负责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设立及其改建、扩建的审查,负责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包括用于运输工具的槽罐,下同)专业生产企业的审查和定点,负责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发放,负责国内危险化学品的登记,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和协调,并负责前述事项的监督检查;设区的市级人m政府和县级人m政府的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由各该级人m政府确定,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职责。(二)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或者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的燃点、自燃点、闪点、b炸极限、毒性等理化性能指标。(二)g安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公共安全管理,负责发放剧d化学品购买凭证和准购证,负责审查核发剧d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实施监督,并负责前述事项的监督检查。(三)质检部门负责发放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容器的生产许可证,负责对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的产品质量实施监督,并负责前述事项的监督检查。(四)环境b护部门负责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的监督管理,负责调查重大危险化学品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负责有毒化学品事故现场的应急监测和进口危险化学品的登记,并负责前述事项的监督检查。(五)铁路、民航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铁路、航空运输和危险化学品铁路、民航运输单位及其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及监督检查。6、运输危险废物时,应采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并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交t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公路、水路运输单位及其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对危险化学品水路运输安全实施监督,负责危险化学品公路、水路运输单位、驾驶人员、船员、装卸人员和押运人员的资质认定,并负责前述事项的监督检查。(六)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的毒性鉴定和危险化学品事故s亡人员的y疗救护工作。(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有关部门的批准、许可文件,核发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营业执照,并监督管理危险化学品市场经营活动。(八)邮政部门负责邮寄危险化学品的监督检查。第六条依照本条例对危险化学品单位实施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可以行使下列职权:(一)进入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进行现场检查,调取有关资料,向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向危险化学品单位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二)发现危险化学品事故隐患时,责令立即排除或者限期排除;(三)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国家标准要求的设施、设备、器材和运输工具,责令立即停止使用;(四)发现w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责令限期改正。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接受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不得拒绝、阻挠。有关部门派出的工作人员依法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z件。第二章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和使用第七条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严格控制,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审批制度;未经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设区的市级人m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在编制总体规划时,应当按照确保安全的原则规划适当区域专门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第八条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生产工艺、设备或者储存方式、设施;(二)工厂、仓库的周边防护距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三)有符合生产或者储存需要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四)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要求的其他条件。第九条设立剧d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和其他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应当分别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m政府经济贸易管理部门和设区的市级人m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一)可行性研究报告;(二)原料、中间产品、终产品或者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的燃点、自燃点、闪点、b炸极限、毒性等理化性能指标;(三)包装、储存、运输的技术要求;(四)安全评价报告;(五)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六)符合本条例第八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文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m政府经济贸易管理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人m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收到申请和提交的文件后,应当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后,报本级人m政府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危规不是万宝全书,它不可能包罗万象,把世界上所有危险货物毫无遗漏地都一一列出。依据本级人m政府的决定,予以批准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m政府经济贸易管理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人m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颁发批准书;不予批准的,书面通知申请人。申请人凭批准书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我国危险品运输标准化建设现状为预防和减少危险品运输事故的发生,同时为运输企业和监管部门的实际工作提供指导,有必要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相关的技术标准来约束和控制运输全过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危险品运输安全问题的重视,危险品运输标准化工作得到了相应的发展。1、我国关于危险品运输的主要标准目前,我国关于危险品运输的主要标准有:GB6944-2005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12268-2005危险货物品名表GB190-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2463-1990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15098-1994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GB13393-2005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GB20300-2006道路运输b炸品和j毒h学品车辆安全技术条件GB18564.1-2006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部分:金属常压罐体技术要求JT617-2004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JT618-2004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装卸作业规程JT397-2007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安全规程JT672-2006海运危险货物集装箱装箱安全技术要求2、我国危险品运输标准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上述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危险品运输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尽管如此,我国危险品运输标准化工作还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①标准数量少,远远满足不了危险品运输安全的需求。现有的标准大多是基础性标准,而运输急需的专项作业标准、应急处置技术标准等尚未制定。②部分标准标龄长,甚至一些标准制定于20世纪一直未进行修订,已不能适应当前运输形势发展的新需求,急需进行修订和整合。③部分标准技术水平不高,内容粗糙,与国际标准不接轨。技术标准制定周期过长,无法与技术进步、行业升级步伐相适应,使标准在技术水平上落后于科技创新,落后于运输经济的发展。④对标准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制定的标准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也没有进行及时的宣贯。4、直接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员、押运员、装卸员及有关业务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危险货物运输的有关知识,持有经当地地(市)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或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机构考核颁发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操z证》。事实上,法规和标准是不能分开的,法规中未能明确规定的技术问题,需要通过标准来详细规定。因此,技术标准也可定义为“技术法规”。由此看来,标准的推广、宣贯工作有待加强。综上所述,我国危险品运输标准化工作具有紧迫性、必要性,它也必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内外运输贸易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