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母戊铜鼎定制规格尺寸 艺都铜雕厂
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重832.84千克。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饰纹。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虎口相对,中含人头。铜鼎已经汇入了主流生活,为建设和谐,昌盛的社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耳侧以鱼纹为饰。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贵重,它是迄今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重的。鼎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鼎大得可以做马槽,所以人们又叫它“马槽鼎”。司母戊鼎纹饰美观庄重,工艺精巧,一向为世人所钦羡。它的价值因此而更高。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饕餮是传说中好吃的野兽,把它铸在青铜器上,表示吉祥、丰年足食。耳廓纹饰俗称虎咬人头纹,这种纹饰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绕到耳的上部张口相向,虎的中间有一人头,好象被虎所吞噬。耳的上面还有两尾鱼形。2005年,大鼎回归安阳“省亲”,已经85岁的吴培文在殷墟门口,时隔59年终于再次与大鼎见面。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司母戊鼎的铸造工艺十分复杂。根据铸痕观察,鼎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身共使用8块陶范,每个鼎足各使用3块陶范,器底及器内各使用4块陶范。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铸造此鼎,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00千克。而且,制作如此的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等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同时必须配备大型熔炉。1939年3月,河南安阳武官村的吴培文的叔伯哥哥吴希增在野地里探宝,探杆探到13米时,碰上了坚硬的东西,拔出来一看,头上带着铜锈。后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严密,分工细致,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与杰出的技术成就,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