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屠宰废水处理设备地址来电咨询
膜法的废水再利用主要包括“超滤膜反渗透膜”的工艺流程,超滤(UF)是以压力为驱动的膜分离过程,它能够将颗粒物质从流体及溶解组份中分离出来。超滤膜的典型孔径在0.01~0.1μm之间,对于***和大多数病菌、胶体、淤泥等具有极高的去除率。反渗透(RO)预处理是将污染的问题转移到超滤上,由UF或MBR来解决,采用UF或MBR作为预处理后,只是减轻了污染,RO部分仍须考虑很多因素,例如膜元件的选择、排列和运行的经济性。由于各膜组件精度的不同,为使设备能长期、稳定运行,对源水水质的要求也较为严格。超滤截留分子量在10000~50000道尔顿之间,过滤精度为0.1-0.2μm;纳滤膜组件截留分子量在200~2000道尔顿时之间;反渗透截留分子量约50道尔顿左右。为治理和保护水环境,某自备电厂开展了以废水综合利用为核心的节水工作,拟采用反渗透工艺对厂内循环水排污水和纯水站反渗透浓水进行脱盐回用处理,其产水用作化工纯水站系统补充水,浓水作为发生器水源,以减少外排水量,提高水利用率。由于循环水排污水和反渗透浓水的硬度等致垢性离子较高,且水中含有有机物、微生物等,若其直接进入反渗透系统,易导致反渗透膜表面发生结垢,同时存在有机物污堵风险。因此,进入反渗透系统前需要对废水进行有效预处理。曝气过度很不利于污泥培养的。微生物的量和源水中的碳氢含量有关,碳氢不足和难提高微生物数量,特意提高微生物数量将会使污泥老化,反而不利于出水水质。根据F/M值的大小,可以知道微生物数量是否太低,该值不大与0.25,说明微生物数量不会太低。总结:一般的活性污泥工艺可以这样来大致评判,但对高负荷活性污泥工艺不适合,因为此类工艺的污染物很大程度上是被污泥吸附并随剩余污泥排放而去除的,即M中也含有大量F,所以在这种情况下F/M比和泥龄对运行控制没有多大的意义。Fe(III)-生物铁法是向生化池或其进水中投加3价铁盐(如FeCl3、Fe(OH)3等),以形成活性生物铁泥,通过铁与微生物的协同互促作用,进而提高污水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的方法。mFe(III)-生物铁法强化作用机理主要是Fe3在弱碱性条件下易形成单级络合物(如Fe(OH)、Fe(OH)等),通过接触、碰撞和缩合等进一步形成不同形态的含铁多核络合物Fen(OH)(3n-m)(ngt;1,m=3n)。由于这些多核络合物的比表面积较大,具有较强的絮凝作用,可以与微生物絮体协同凝聚,通过絮凝沉淀作用来分离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同时,Fe3与PO3-通过生成FePO4和碱式磷酸铁复合络合物(Fe2.5PO4(OH)4.5)等难溶性沉淀物达到化学除磷的效果。这说明3价铁盐生物强化的实质主要是***絮凝作用和化学沉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