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弥勒佛铜雕订购欢迎来电 艺都铜雕厂
佛法大海,浩浣无涯。布袋和尚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与之生气计较,而是用幽默风趣的方式——问路白云头,一笑置之。利根上士,固目击即能穷源,然在一般学者,往往历之几久,门径难窥。或则仅执一端,不明大体,非惟寡益,为害亦多。且在自欺之士,尤因是儱侗真如,颟顸佛性,徒事侈其口谈,实则高下不辨,乱统瞎摸,究何所益。智者见之,不免悲悯。顾所以若是者,不亦太少方便所致也乎?予自愧学尚未遑,何堪以盲引人,然斯编之作,实亦不过如游城之余,将所履方所,略为图志。既足据此以为自究之便,并即以便当来者之参考耳!一举两得,未始无裨,若故多事,则吾岂敢。作为菩萨中忍辱的代表,弥勒菩萨的忍辱更有其典型意义。”天台净名疏五曰:“言弥勒者,有云从姓立名,今谓非姓,恐是名也。弥勒菩萨转世的布袋和尚,曾到处化缘,将化来的物品分给穷苦大众。在他化缘的过程中,曾遇到很多人的白眼,但他并不作辩解,也不以为意,而是默默忍受下来。他曾在弥勒偈语中说:“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本偈语就表现了他善于忍辱的精神。偈语中的“钵”是和尚化缘的碗。头两句说他行万里路,吃千家饭,是个游方。“青目”是眼珠子放在正中,正眼视人表示对人喜爱和热情,与“白眼”相对。这句是说布袋和尚在化缘中经常遭到冷遇,甚至连问一下路也有人不理不睬。因此他只好向白云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