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长虹玻璃服务放心可靠
在冷却风的作用下玻璃冷却速度非常快,当钢化玻被冷却到常温,结构完全固定后,硫化镍晶体还来不及转换成低温态的β相,而仍以高温的α相态存在。在原片玻璃成型时,需经过一个缓慢的退火过程,硫化镍晶体基本不会影响玻璃的强度。但是当对玻璃进行钢化加工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由于钢化玻璃采用的是淬火工艺。解决钢化玻璃自爆的办法,是对钢化玻璃进行均质处理:就是将钢化玻璃重新加热到280-300℃,然后保温2-4小时,使有条件发生自爆的钢化玻璃在这个过程中爆裂。钢化玻璃的均质还称为钢化玻璃的引爆处理或钢化玻璃的热浸处理。如果硫化镍晶体出现在钢化玻璃的张应力区,那么只要出现晶型转变,就一定会发生自爆。调整好钢化的工艺参数。钢化的工艺参数主要就是加热温度、加热时间钢化冷却的风压时间和钢化冷却的时间。钢化的温度和加热的时间是成反比的,温度越高相对来讲加热的时间越短。但是,我们在钢化12mm以上厚玻璃的时候,如果炉膛温度过高的话,很容易在炉膛里面炸炉。当然炸炉的原因很多,炉膛温度设定过高是主要原因。建议12mm以上的玻璃在钢化时将炉膛温度设定在665度左右,并且适当延长加热时间。在确定温度以后需要选择合理的加热时间,一般情况下每毫米的加热时间在40秒左右。但是在钢化大版面的玻璃时需要增加10%的加热时间,在钢化打孔、挖角的玻璃时也要增加10%的加热时间。辩证的掌握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非常重要,也是提高钢化玻璃成品率的关键。由于钢化玻璃内部的应力分布已处于均衡的状态,当进行切割、钻孔等再加工时,因应力平衡***而引起破碎,所以一般不允许进行再加工。但是轻微的加工,例如对划伤、彩虹等缺陷进行抛光时,对产品性能并没有多大影响。钢化玻璃在热处理完成以后及使用过程中有无直接外力的作用下会发生自行爆裂的现象。据国外研究统计,自爆率一般为0.1%~0.3%。引起自爆的主要原因是玻璃中硫化镍相变引起的体积膨胀所导致,自爆率一般为2%左右。市场上出售的钢化玻璃共有两种,一种是普通单层钢化玻璃,一种是夹胶钢化玻璃,即双层钢化玻璃。玻璃厚度从0.4厘米到1.2厘米不等,越厚的价格越贵。但从承载重量上来讲,10mm承受力为140kg左右,这还与受力点、受力面积有关。玻璃属于强度非常高的材料。只要受力点不是太小一般不易压坏。问题是如果你把12MM的玻璃架起来在支撑点以外的地方施加压力,这时候玻璃承受的就成了两个力,支撑力和下压力,也就是剪力,这个就要根据受力的力矩来计算了,比如同样厚度不同大小的两块玻璃(比如00.1平米大和1平米大)在四角加同样的支撑然后在中间施加压力肯定面积小的更耐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