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3.dns4.cn/pic/196101/p2/20170802100121_0721_zs_sy.jpg)
镇江多语种翻译公司欢迎来电「在线咨询」
每一个翻译在出道前都是菜鸟在一本教人写作的书中,我曾看到这么一句话,“每一只鸟起初都是蛋,每一个成功的小说家开始都没有作品”。同理,每一个资i深翻译在出道前都是菜鸟,也没有多少翻译经验或者有份量的译作。因此,每当有人问:我是非英语***的,或者我只是一个专科/三本生,我真的能做翻译吗?我的回答永远都是:Ofcourse!能!在我认识的数百名译员中,非英语***和普通学历出身的译员都大有人在。他们的翻译水平并不比牛校的英专生差多少,有些人也成为了翻译大神。作为一个自封的1.5流翻译,我的翻译生涯早期也非常坎坷。从大四下学期开始,我就向很多翻译公司投过简历,结果连一个试译的机会都没有(鸟我的都是骗i子公司)。直到毕业一年后,才通过测试进了一家中等规模的翻译公司。而在正式上班的第i一i天,我也是懵逼的。前后左右的译员都在啪啪啪地打字,就像如chi如醉的pianist,而我连文件里的第i一句话都翻译不出来。机器翻译并非能搞定一切对于寻求快速翻译的人来说,机器翻译工具是一个宝贵的资源。然而,如果是将你公司的网站翻译成外文时,使用这些翻译工具却是非常不明智的,尤其是当网站有数千万潜在用户时。这一缺主语少谓语的句子不但影响读者的理解,而且***了译文整体的美。因为语言是一种文化,翻译亦然。机器翻译虽然会帮助翻译者提高i效率,但却不具有理想的语言风格,看起来也不那么用心。举个例子,美国***的可负担法案网站,是为了指导人们通过复杂的程序来获得***而设立的。这个网站从英语翻译成西班牙语时,却表述不当,语法不对,让人感觉联邦***只是用机器翻译了这些重要信息。结果,美国5000万西班牙语人口中只有一小部分在这个网站进行注册。翻译好的网站不应给用户造成不便,尤其是与***一样重要的领域。改变中译外和外译中的“逆差”局面,关键还是要深化对外开放。如果增加中国护i照的含金量,并按对等原则,让其他***人容易进入中国,双方来去便利,交流频繁,则文化走出去水到渠成,不用助推。与此同时,也可考虑如下策略:第i一,欲求送出去,必先请进来。应吸引更多外国人加入中国文学的翻译。现在在中国学习、工作且精通汉语的外国人比过去多了很多。游戏本地化是一个非常繁杂的系统过程,其中涉及到译员、编辑、营销人员和开发者之间的反复协商和互动。他们常作为“白面孔”、“黑面孔”,上电视参加各种节目,成为***对象,这是很可惜的。不如增加拨款渠道和基i金,让他们来参与对外翻译工作。比如爱尔兰文学基1金会,就主动设立基i金,请人翻译爱尔兰文学作品。这是可以借鉴的。第二,以民间交流为主体。记得2009年举办的法兰克福书展,中国是主宾国,专门有“版权服务站”;书展上也签下了多笔版权订单。***也批准了中国学术名著、中国文学名著、大中华文库等出版系列工程。不知在其他地方成效几何,仅从美国看,从网下到网上,中国经典还是冷门偏门。创造自己的翻译成果因为新手没有翻译经验,也没有翻译作品,所以我建议新手在网上参加一些翻译项目,有些翻译项目,难度大,但要是成功了,你的简历会获得很大的加分。学界对中国文献的经典,也多沿袭前人***。说典籍必谈诸子百家和儒佛道。但“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行。”一些我们认定为好的东西,他人出于种种考虑,漠视甚至排斥。再者,《论语》、《道德经》这些经典,已经有了很多现成的译本,不必再三炒冷饭。而刘慈欣这些科幻作家,经过民间渠道,在国外反成了气候。他的《三体》译本,连奥巴马都买来看。这样的传播,是民间自发开展的,不假官i方助推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