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宝帖
详细信息***紫光阁国礼中心全程督造之***真《宫藏.三希宝帖》,依照两岸故宫博物院馆藏真迹为底本,在数十位******、书画***和装帧***的共同参与下,采用当代***纳米色彩还原技术,将中国传世书画特有的笔法、色调、质感、韵味、形象、神采惟妙惟肖的再现于极为珍贵的水晶真丝之上,达到“真迹一等”的境界。***真《宫藏.三希宝帖》的装帧制作更是精美绝伦:***密码箱、红木书画礼盒、碧玉别签。无处不是艺术品位、豪华与高雅的美妙结合。***真《宫藏.三希宝帖》产品结构:《快雪时晴帖》真丝手卷一件;《中秋帖》真丝手卷一件;《伯远帖》真丝手卷一件;红木书画盒一只;密码礼品箱一只;《国礼证书》、《收藏证书》、《手卷材质证书》、《书画盒材质证书》各一份;放大镜一只;手套一副。【中华瑰宝两千年(公元370-2006年)】《三希宝帖》是一千六百年前晋代书圣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其侄王珣留予后世的仅有三件手书真迹。由清乾隆皇帝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亲自定名,并专门在其起居之所养心殿西暖阁辟出专室奉藏此三件稀世珍宝。此室便是闻名后世被誉为“中华法书胜地”的“三希堂”。《三希宝帖》不仅是中华法书***,也是华夏文明的缩影。她见证了近两千年的风雨沧桑;凝聚了无数人的辛酸血泪;饱尝了人间的世态炎凉……拥有了她亦如拥有了一部鲜活的、浓缩的中华艺术史和中华文明史。【风雨传奇一世纪(公元1907-2006年)】《三希宝帖》在传世的近两千年间演绎过一幕幕国宝传奇,尤其是在近一百年间,更是令人惊心动魄。1907年,光绪帝妃瑾妃将《中秋》《伯远》二帖首先盗卖出宫,“三希”从此分离开始了各自传奇的经历。这两帖出宫后被北洋军阀头目袁世凯嫡系郭葆昌收购秘藏不宣。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时,“三希”只存《快雪》一“希”。1928年,奉系军阀头目张作霖撤离北京前夕,曾向当时故宫院长易培基索要《快雪》帖,被易院长委婉推拒,16个小时之后,张作霖被炸死在皇姑屯。天佑神品,《快雪》帖躲过此劫。后随国宝南迁,***终留在了台北故宫。然而,《中秋》《伯远》两帖却石沉大海。直到1949年***撤至台湾,两帖在台湾神秘出现。可是当时刚刚成立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却无力收藏两帖。“三希”再次擦肩而过,团聚的机会就这样失之交臂。后来两帖被典当给香港英国***。1951年,******亲自下达特级指示,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两件国宝。***后几经周折,终以当时35万元的天价将两帖收回,一直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今天,这三件世间罕见的国宝依然分藏于两岸故宫,隔海相望,无时不刻都在盼望着团圆与相聚……【万事师表,书中“至圣”——王羲之】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人。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们望族。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下就从当时***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自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股金莫二”的高度。为后世尊为“中华书圣”。【墨海奇才,书中“小圣”——王献之】王献之(344-386),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王羲之有七个儿子,一个女儿。七个儿子都擅长书法,其中,***小的儿子王献之***为突出。献之幼学于父,从小就显露出超人才华,才气勃发,咄咄逼人,献之不为其父所囿,别创新法,自成一家,令人刮目相看。他的书法兼精诸林,尤以行草擅名。他运笔英俊豪迈,饶有气势,在书法***与其父王羲之齐名,并称“二王”。天妒英才。仅仅四十二岁,王献之就过早病卒。《中秋帖》是有“小圣”之誉的王献之存世的***真迹。【江左奇才,书中“亚圣”——王珣】王珣(349-400),字元琳,东晋***书法家王导之孙,王治之子,王羲之之侄。世居江东琅琊,时称“江左奇才”。王珣与殷仲堪、徐邈、王恭、郗恢等,均以才学文章受知于孝武帝,王珣家学深厚,得锡之之神韵而自成一家,被后世誉为书中“亚圣”。《快雪时晴帖》:天下***法书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流传至今已逾一千六百余年,是“书圣”王羲之存世的***手书真迹,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真迹纵二十公分,横十***分,册页连池装裱。行书四行,字体流利秀美。全帖仅寥寥二十八个字,但“字势强雄,笔力飘逸,灿若游云,矫若惊龙”,可谓字字珠玑,绝世罕见。清乾隆皇帝曾将此帖誉为“二十八骊珠”,名不虚传,实不为过。元赵子昂称此帖为“天下***法书”。位列“三希”首位。《中秋帖》:天下***“一笔书”《中秋帖》为行书3行22字:“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中秋帖》被称作“一笔书”之祖,“一笔书”传为献之所创,此帖一气呵成。《书断》中说:“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中秋帖》书法纵逸豪放,正是王献之创造的新体行草书法“一笔书”。《伯远帖》:天下***“***”《伯远帖》是王珣问候亲友的一封信札。行笔自然流畅,俊丽秀雅,为行书早期典范之作,通篇用笔精熟,疏朗飘逸,从平和的饿文字中我们可以洞窥到东晋一代的“尚韵”书风,那种追求***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和当时的社会风尚是密切关联的。董其昌称之为“***”,“潇洒古谈,东晋风流,宛然在眼”。它的笔法、结体和王羲之的很多法帖相近,不过更瘦硬、开张,有自家面目。清人姚鼐赞云:“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褥下、如烟、如幽林曲动”。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