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教育推荐「在线咨询」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广东幸福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想要好脾气,先学会认同育儿***、发展心理学博士陈忻曾在书中讲到这样一个案例:大宝6岁时上滑冰课评估没过,于是发脾气大哭,爸爸怎么劝也没劝好。陈忻先理解和认同他的情绪,说:大宝啊,妈妈很理解你现在很难过。得到理解的孩子往往会更加痛快淋漓地表达自己的委屈,哭得更厉害了。于是她说:如果你要哭,你就哭一阵子,妈妈先下去吃饭,等下来找你。这其实就是在接纳孩子的情绪——你可以有情绪,你可以哭。得到理解和接纳后的大宝,边哭边喘了一会儿,渐渐平静下来。她趁机给孩子讲道理,帮助孩子想办法。她说:爸爸说你总是滑得太快,其实慢下来就好了……嘿,你猜我想到了什么?我想到怎么帮助你了!我给你一个能让你慢下来的橡皮筋。她去拿了一根皮筋,告诉孩子这是一根魔法皮筋。妈妈把皮筋套在你手腕上,你滑冰的时候,这个橡皮筋会提醒你:慢一点~慢一点~~随后,孩子的思路就转移到了解决问题上,他的情绪就能逐渐平复。所以,当孩子发脾气时,别着急给孩子讲道理,先认同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平复他们的心情。待孩子冷静下来后,引导孩子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形成这样的思维习惯,孩子将受益终生。家庭教育方式好父母好家教=好孩子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自我学习提高的结果。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1、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有些人可能会说,有那么多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不也教育出好孩子了吗?其实,文盲并非不会教育,这些父母同样是教育孩子的高手。2、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孩子多是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障碍者。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3、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关于应试教育,是学校和家长都回避不了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们共同适应。面对应试教育的现实,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也就成了我们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的办法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学习上的导师。4、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的父母的良好沟通来源于自觉地遵守了这样三个步骤。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第二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第三步骤是建议,就是有道理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时应该给以建议。教育孩子分方法,“棍棒教育”对孩子影响大,听话不是打出来的其实所谓的棍棒教育,换句话说就是采用体罚的方式,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来说,首先记住的就是疼痛,以后不会犯同样的事情,但是具体事情到底是对是错,他的理解上没有明确的方向,甚至只是觉得家长不同意这样做,而对于家长的一种妥协而已。育儿***、发展心理学博士陈忻曾在书中讲到这样一个案例:大宝6岁时上滑冰课评估没过,于是发脾气大哭,爸爸怎么劝也没劝好。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有的时候棍棒教育,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就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本身对于家长有些做法、想法不认同,孩子和家长之间就缺少交流,如果采取体罚教育的话,就会让孩子觉得家长只是想用这样一个办法来让自己屈服,所以说的心理就更容易形成。新生儿从坠地地成为***的生命个体的那一刻起,在家庭中启动了无数个“次”,经历着重要的“关键期”。棍棒教育要对孩子进行体罚,基本上所的部位比较常见的就是手心、屁股,甚至是后背的位置,但是对孩子体罚只是轻轻的达不到效果,如果过重的话对于孩子的身体也会造成损伤的,从身体和生理两个方面都不建议采用棍棒教育的方式。有的妈妈纷纷附和说:对,我家那个也是这样,脾气大,他爸就说揍得轻了。所以说到底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也是相当重要的。一般情况下,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心理更需要孩子和家长的沟通,家长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从小的时候家长的教育就需要监督到位,让孩子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才是家长的责任所在。尤其是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来说,如果长期的体罚或者是家长吼叫的教育下,孩子就会变得唯唯诺诺,甚至是形成懦弱的一种性格,自己的想法不能够勇敢地进行表达,甚至是遇到事情的时候只会躲避,这也是长期教育的一种影响。很多人在辅导孩子的作业,在跟孩子一起重新学习小学、初中的知识,这不是强按牛吃草嘛,对于许多知识早已不知所云了。但是相对来说,如果孩子有一些严重违反道德或者是的情况出现,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一定要采取严厉的措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说棍棒教育应该从辩证的方面来进行理解父母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看到自己怎么做人校长李镇西说过:无论父母的工作有多么困难与复杂,请记住,还有一项更加困难、更加复杂的工作等着您,那就是育人。无论父母有多忙碌,多么无法陪伴孩子,但孩子的教育只有一次,一旦错过就无法重来。教育好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成功的事业。我们常常羡慕别人,以为隔壁的孩子更乖,以为隔壁的日子更顺。但请不要忘了——别人家的父母,才配得上别人家的孩子。父母和孩子是花与果的关系,如果父母的花开得一塌糊涂,就不能强求孩子结出硕果。杨澜说过:的教育,就是让孩子看到父母怎么做人。孩子身上的种种品德,几乎都来自于父母。良好的品行,来自父母。良好的习惯,来自父母。读书的兴趣,来自父母。坚强的意志,来自父母。长久的幸福感,来自父母。一个孩子的种种品德,包括勤奋实干、诚实守信、善良感恩等等,无一不是受父母的影响而成的。父母对待生活的态度,决定了孩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无论多累,我们都不能把负能量传给孩子。经常大声呵斥、毫无原则地溺爱、只关注成绩、自己不求上进却对孩子严苛……这些行为都会打击孩子的信心与积极性。父母始终保持正确积极的态度,才能赋予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无论是在外忙碌的父亲,还是陪读在旁的母亲,首先要让孩子看到你是在享受人生的。让孩子看到父母过的是充实而快乐的生活,他会相信:这样的人生是可以做到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如何负责自己的人生,比一切都重要。)
广东幸福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姓名: 毛飞霞 先生
手机: 13660513563
业务 QQ: 3392144597
公司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89号499室自编054号
电话: 020-32039203
传真: 020-32039203